2010年6月12日 星期六

國共兩黨或海峽兩岸

國共兩黨或海峽兩岸:

我是1959年由印尼邦加回國深造,於1963年上山下鄉務農,1974年來港,今是無黨派者。
我愛祖國中國;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海兩岸(後文稱兩岸)都是中國的組成部分。無論從中國的歷史,文化,現狀和今日世界格局來衡量,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就是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代表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是中國的一省區,中華民國已客觀地演變為中國的一個地方政權,只能以中華台北名譽參與國際社會非主權國家的國際活動。
兩岸的對峙是國共兩黨打內戰造成的局面,是中華民族、中國人民、中國的悲哀,是中國人民所不願意見到的。目前,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著中國大陸、海南和東海、南海的東沙群島、南沙群島和西沙群島等99.58%的國土和98.2%的人口;中華民國控制著台澎、金、馬等島嶼約佔全中國領土的0.42%和1.8%的人口(>3.6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和2千3百萬人口)。
兩岸都成立海基會,海協會並於1992年達成了一個中國的〝9.2共識〞,也達成兩岸三通,是中國的一個希望,應繼續向前邁進。為了中華民族,中國人民和中國的前途,我們渴望兩岸應竭力爭取統一,和平統一,一百年太久,只爭朝夕。大陸方面已於1989年中葉儉英提兩岸和平統一的九條方案,後有江澤民的八條和最近胡錦濤的六條和平統一方案。這些方案是進取的,值得台灣方面研究,積極的回應。我認為中國的和平統一是時候了,不應一拖再拖。
有史以來中國大陸是中國的主体,統一後的中國應以在聯合國唯一合法地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順利成章,天經地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國,中國政府或中央政府、國旗、國徽、國歌、首都都不變。
統一後的中國仍實行一國兩制—中國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港澳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台澎、金、馬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以法律規定之。統一後的中國由大陸、港澳和台灣幾方面協商成立中央憲法(統一憲法)和兩岸基本法。兩岸和平共處,互不干預各自內部事務,並以兩岸基本法不抵觸中央憲法。維護中國的統一。
統一後的中國設國家主席一人,副主席若干人,由兩岸人民通過民主按人口比例選舉產生(台灣領導人可任國家的副主席,行使統一的中國的職務。)
如果:兩岸對統一後的中國國名中華人民共和國不能達成一致共識,則本人倡議統一後的中國國名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這是人民民主又共和的政体;這國名的名詞也包括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的不同制度的一個政治實体,是不可分割的。
又如果: 兩岸對統一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或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的國旗,國徽不能達一致共識,則本人倡議以紅底,中央五角黃星,黃星上下和藍帶為國旗,如下圖:


國旗說明: 紅底—象征中華大地
黃星—中國人民
藍帶—黃河和長江


國徽為新國旗(紅底黃星藍帶)照耀下的天安門和周國谷穗齒輪。(圖略)
統一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或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的兩岸都開放黨禁,讓人民有組黨結社的權利,自由和依法組黨,結社以及依法有言論,游行,示威的權利。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中國人民,中國和華文化是永恆的;每一個朝代有所更遞,中國的黨派或執政者也難免有所更遞。這是正常的歷史規律。人類社會的發展尊循著原始母系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這是不依人們意志的社會發展的規律。
偉大的中華民族領袖孫中山建立的三民主義和發動的辛亥革命與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無根本的矛盾或沖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也與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和辛亥革命無沖突。中國正在走向繁榮福強。
國共兩黨是時候了,應服從國家、民族、人民的根本,長遠的利益、福祉、各自調整思維,拋開過去的恩怨,而在新形勢下新起點上互相尊重、互諒、互信、共同為中華民族的復興,攜手團結合作,早日締造和平,統一的中國,一百年太久,只爭朝夕。這是國共兩黨責無旁貸歷使命。

邦加中華婦女會

  上世紀1950年代邦加印華社會誕生了印華婦女組織─中華婦女會,也稱華僑婦女會,她象徵當時印華婦女的覺醒和他們在社會上占有一席位。
二戰後的1950年代,邦加的社會、經濟、文化教育復甦後薘勃發展,也造就印華婦女的工人階級、知識份子,更出現一大批具有中華文化熏陶,有民族意識,有婦女覺悟的群體,她一方面受印尼民族英雄領袖Ibu Kartini為婦女權益而奮鬥的英雄形象的感召而覺醒起來。1950年代邦加的檳港、烈港、勿里洋經濟發展的結果也出現了婦女工人階級─食品廠餅乾、魚餅、麵乾、米粉)女工、裁縫女工、磚瓦女工、女傭,她們在勞工會組織領導下社會階級、婦女社會意識的覺悟大提高而追求婦女的解放,孕育了婦女社團的誕生,於是中華婦女會順應時代潮流應運而生了─檳港、烈港等邦加社會、經濟、文化教育較發達的縣市,誕生了印華婦女組織─中華婦女會。
邦加中華婦女會宗旨是爭取、維護印華婦女的權益,爭取男女平等,維護女工的權益和維護婦幼健康和提高婦女的社會地位。組成邦加中華婦女會的是以華文女教師為領導層的骨幹,會員是印華各階層的婦女─華文女教師、華校校友、女傭以及家庭婦女等。1950年檳港的中華婦女會是由檳港中華中學教導主任女教師梅仲嫻為首創立的,並任第一任會長。也是1950年成立的烈港的中華婦女會也是由華文女教師葉觀娘任第一任會長。葉老師1951年北上後,先後由陳木嫻、黃戊金女老師繼任會長,婦女會的委員也多是華文女教師擔任的。中華婦女會除追求其宗旨外,還組織婦女Ngeles,學婦女手藝─組織婦女參加婦女夜校學習文化(掃肓),組織婦女學裁縫、刺繡、化妝、時裝、糕點美食等。中華婦女會還舉行“3.8”國際婦女節。爭取婦女勞工權益。1952年邦加、烈港的中華婦女會以黃戊金為團長組織旅行團前往蘇門答腊與當地印華婦女界進行聯誼、交流、建立友誼,受到當地印華婦女的熱情歡迎,也受到我駐棉蘭領事館劉亞明領事夫婦的熱情接待。
  邦加中華婦女會團結了邦加印華婦女,爭取維護了婦女的權益,提高了她們的社會地位。對於今日印華婦女,回顧這一段歷史,有“溫故知新”的現實意義。
(以下是有關邦加中華婦女會的參考图片)

通識篇--錫

邦加島蘊庄豐富的錫礦,有“錫島”之美稱,聞名於世。可是,你知道錫是什麼物質嗎?
錫,印尼語稱Timah,英文是Tin,學名是Stannum,其化元素符號是Sn,原子量118.0,比重7.28,是惰性金屬元素。錫金(純錫)呈青白光澤晶体,碾性極強,與氧化合成氧化錫,與其它金屬化合成錫化合金屬。錫砂蘊庄於邦加地下、河床和海底,它呈黑裼光澤晶体,熔點低於280度C,把它熔錫廠冶鍊1250-1350度而分解成錫金(Sn),釋放氧和其它微金屬雜質,其方程如下:
錫砂(氧化錫)------ ------------ Sn+O+礦渣(註)

錫金(純度99.8-99.35%)可制成合金屬材料,錫箔、工業原料、用具、容器、樂器等,也是戰略物質。

(註: 錫砂還存有極微量的金、銅、鉛、銻、鉍、砷元素; 即是純錫金也不是絶對的純。)

通識篇--水

人和動物要喝水才能生存,植物和微生物要吸收水分才能存活。可是,你知道水是什麼物質嗎?
水,是宇宙存在最多最輕的氫(Hydrogen)元素和氧(Oxygen)元素的原子(Atom)化合而成的氫氧化物H2O(一氧化二氫)。他合的方程式如下:
2H2 + O2 2H2O (水分子),即H-O-H。
如果用高倍電子顯微鏡觀察氫元素,氧元素兩種原子的化合圖相如下:




水,是中性無色無嗅透明液態物質,是生物体的主要成分,也是生物機体進行生命活動(新陳代謝)的媒介物質,具有滲透、溶解、化合、疏通生命物質,通電流通能量等的功能。生物一旦失去水分就喪失生命活動而衰亡。
人的機体70%是水的成分,水母的機体95%以上是水的成分。体重70公斤的成年人需每天至少喝2公升的水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而生存。地球表面的71%是海洋,而海洋是由90%是水的成分形成碧藍色地球。地球上的水以3形態而存在的:在0度C以上至100度C以下的溫度是液態的水,0度C以下是固態的冰雪,0度C以上至100度以上是氣態的水蒸氣。地球保持液態的水才能維持生命活動和生物的存在。
人類應該珍惜水和維護地球上3態水的生態環境的平衡,才能與地球共長存。

參考資料: 《元素》有關水的形成

通識篇--火

人類生存離不開火,古代有所謂啄木取火,現代人煮食,照明,取暖都要用火;火也可燒燼包括人的一切物質。可,你知道火是怎麼樣一回事嗎?
火,是物質燃燒時產生的光芒和熱,其實質是物質在其燃點時與空氣中的氧進行劇烈的氧化成氧化物並釋放光能和熱能的物理化學反應的現象。例如,汔油是碳氫化物在其燃點時與空氣中的氧原子進行劇烈的氧化反應:汽油中的碳原子與氧化合成二氧化碳,氫原子與氧化合成水,並釋放光能和熱能,其方程式如下:
C+O2CO2
汽油 + 光能, 熱能
(碳氫化物)
2H2+O22H2O
又例如一根木柴或一塊煤的燃燒,即它們的碳原子,氫原子分別與氧原子劇烈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汽揮發於空氣中,並釋放光能和熱能而留下灰燼(某些金屬,非金屬殘餘渣質)。其方程如下:
C+O2CO2
木柴或煤塊 +光能,熱能和灰燼
2H2+O22H2O

人類應用火,也要預防火災。


參考資料: 十萬個為什麼有關“火”,“燃燒”的現象。

回顧邦加契約華工

舊中國出國華工的恥辱
18-20世紀有無數中國勞工或稱華工或契約華工,他們被人口販誘騙,拐賣到南洋的印尼棉蘭種植圓和邦加、勿里洞的錫礦場(Parit)當廉價勞工。人口販和顧主把中國勞工(下文稱華工)當成豬子般的歧視對待,故他們又被稱為“豬仔”,是出國華工的恥辱。在邦加,客家話叫華工為“巴力鄉” ,是做巴力(Parit)的苦力(kuli)工人之意;邦加馬來話叫華工為Singkek Parit,是做巴力的新客kuli;人們又把年老的華工叫“唐山叔公”。以上對華工的稱呼都含有歧視的意味,是舊中國出國華工的恥辱。
華工來邦加的背景
18世紀管轄邦加的巨港蘇舟已從中國,東南亞輸入華工來邦加採錫礦,因為他們的開採技術較土法先進,錫產高。1812年英國征服蘇舟後,從英屬新加坡、檳城兩人口販中心輸入華工來邦加開採錫礦。1814年荷蘭從英國奪取邦加、勿里洞殖民地統治後,於1816年也從英屬新加坡、檳城輸入華工來邦加開採錫礦直至1873年為止。荷蘭為了掠奪邦加的自然資源─錫礦和胡椒,1852年在文島成立邦加錫礦務局(Banka Tin Wining-BTW),同時強迫邦加人種植胡椒。邦加於1840年仍是人稀地荒─馬來人只有2.4萬人,中國人1.6萬人,缺少勞力,需向人口眾多的中國輸入勞工。
中國因為1840年被英國發動鴉片戰爭,割香港、賠款。1846年英法等八國聯軍侵佔北京、1850年爆發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戰爭而處於內憂外患、經濟破產、民不聊生、社會失業嚴重,又被迫於1858、1860年與英法簽訂不平等的天津、北京條約和1866年與英法簽訂《外國招工章程條約》,允許外國招募中國勞工,荷蘭也於1873年加入上述招募勞工條約。於是荷印當局責成邦加錫礦務局(BTW)通過香港的人口販“好時洋行”在廣州、廈門、福州和海口等華南城鎮以契約的形式招募大批華工到邦加開採錫礦。他們實質上是被誘騙的廉價的奴役勞工。應征者是男性的無地佃農和各階層社會青壯年人。“好時洋行”從香港把上述華工如對待豬仔般的歧視,把他們置於荷蘭船艙底積壓,付運到邦加文島交給邦加錫礦務局,在運送途中,有許多華工被悶死被扔進海中。邦加錫礦務局對華工挑選身健體壯者錄作錫礦工,把他們剃短髮、掛牌、拍照作身分、工作證,發給“巴力郷”工作服,草蓆等,交由武裝警察押往所屬的巴力去開採錫礦。邦加錫礦務局將體弱的華工轉讓給胡椒園主作園丁。邦加的華工陷入勞役的深淵。
邦加的錫和邦加錫礦務局
邦加盛產錫有錫島的美誊,聞名世界。邦加的錫(Timah-Stannum ,Sn)是黑褐色光澤砂,熔點低,比重7.28;錫金(磚)含純錫99%以上,含小於1%的金、銅等。純錫金碾延性強,用做合金、金箔等,用途廣,是重要工業,戰略物質。邦加的錫礦蘊藏於地下,沖積河床和海底。
邦加錫礦務局(Banka Tin Wining-BTW),總經理(“錫王”)由荷人擔任,其下是荷人的各經理和荷人督察(Opziender)。督導之下是巴力頭(Kepala Parit),由忠於荷人的華人擔任。巴力頭之下是工頭(Kuasa),分一、二工頭和帶工(帶工負責帶領礦工在礦場開採錫礦的生產勞動),此外巴力還設有“親丁”負責糧食等事務;財庫負責財務、統計;技工(Mandor)和衛生員(Manteri),邦加錫礦務局是組織嚴密,效力高的系統。
華工艱苦的生活和艱險的開探錫礦勞動
赤貧的華工從中國來邦加的旅費和在錫礦試用期的食宿等費用被安排向顧主賒欠,他們須為顧主無償勞動半年到1年作賞還,實際上已被顧主剝削半年至1年的勞動剩餘價值。
華工住的是在錫礦場附近搭的棚屋“長工寮”,睡木條或木板疊成的床,宿舍環境差。華工的伙食由雇主提供的次品(含有稗谷)糙米煮成的大鍋飯,配次品鹹魚和青菜作為主食,逢年過節才有加菜肉食。在荷蘭雇主默認下巴力頭在“長工寮”開設賤買貴賣店為華工補充飲食,從中盤剝;也在荷蘭雇主默認下巴力頭讓“長工寮”賭、毒存在,並向華工放高利貸,借款進行賭博,又是盤剝。華工普遍陷入賭、毒而墜落,契約屇滿不能脫身,成為被長期剝削的廉價勞工。華工因長期飲食營養不良又長期浸水勞動,不少人患上水腫病或下肢潰瘍病。
華工開採錫礦的生產勞動分為三類人:1.試用期工;2.續約期工;3.長工(工作五年以上的契約長工)華工的生產勞動計酬分為二種:1.計時工─每天工作超過8小時;2.計件工─生產勞動超過體力的定額(每天挖掘6立方米)的錫礦土。華工如不能完成生產定額,受到懲罰和扣工資。
華工在工頭編排,由帶工帶領,挖掘預定有錫礦的荒野或沼澤地,用鋤頭、洋鎬、畚箕、扁擔,把一擔擔的錫礦土挑上淘洗場,利用水力─沉澱原理把比重輕的沙土沖走,沉澱比重7.8的錫沙,成產品錫。邦加話稱此淘錫法是“拉沙溝”是華人創造的生產方法在華工日以繼夜長年累月的挖掘,錫礦坑愈深,往往積水成湖,礦工須浸水勞動,損害健康;礦坑也往往塌方,埋沒礦工而喪生;礦工由坑底沿狹窄的渡橋往上挑擔錫礦土時因滑腳或體力不支而墮坑喪生。以上工傷、喪生率十分高。
華工在勞動中也經常遭到工頭、帶工的歧視、打罵、甚至迫害、滅跡。荷蘭雇主和荷印當局對華工受的迫害“視而不見”,加以慫恿。華工的生命安全毫無保障。
華工的工資待遇低廉與他們勞動創造的剩餘價值不相稱
荷蘭人雇主安排華工的勞動生產時間超越國際規定的每天工作8小時和超體力的定額勞動,但付出的工資待遇卻低微,與他們勞動創造的剩餘價值不相稱。請閱荷蘭學者卡德寫的《中國人在荷屬東印度(印尼)的經濟地位》書中所記載:“1930年邦加華工工作1天的成本是每人1.22盾,其中工資只有0.374盾,其餘扣除部分:獎勵金0.032盾、伙食費0.477盾、宿舍費0.049盾、醫療費0.099盾、遣送回國費0.034盾、發給工人的工資0.374盾,實質上只是零用錢。又請閱荷印當局與荷人雇主對華工工資的規定每月工作26日,每日12小時的工資如下:
試用期華工(半年至1年) 每日工資0.24盾 (二方四生) 每月6.24盾
續約期華工 (1年至3年) 每日工資0.31盾 (三方一生) 每月9.36盾
續約期華工(2年至4年) 每日工資0.41盾 (四方一生) 每月10.66盾
續約期華工(5年以上) 每日工資0.51盾 (五方一生) 每月13.26盾
雇主對以上工資只發放80%,20%扣留,待華工契約屇滿時扣除華工的債務,余下款項才發放。
從以上數據看出華工每人每年的總收入是(0.24+0.31+0.41+0.51)盾÷4×26×12=114.66盾。
1925年全邦加各錫礦場共有21700人開採錫礦,平均每人每年生產錫礦砂1874擔。當時每擔錫砂的純利潤是128.89盾(已扣除成本52盾),華工每人每年為雇主創造的利潤是128.89盾×1874=24萬盾。可是雇主每年發給華工的工資只是每人約114.66盾,多麼低微,與他們勞動創造的剩餘價值不相稱,遠遠小於1%。
華工反抗荷蘭雇主、荷方人員的歧視、壓迫
華工不堪於雇主、工頭、帶工的歧視、剝削、壓迫和為了生存、勞工權益,不間斷進行抗爭。他們以怠工、逃亡、甚至自殺。到19世紀未華工階級覺悟有所提高,而於1900年組織起來進行暴動。1900年邦加高木縣(Koba)的華工由鄭十五、鄭十六等人為首成立300人的暴動隊,他們以廣西反法黑旗軍首領劉永福又名(劉義)作師兄,頭纏紅巾、腰系紅帶,以刀棍為武器沖擊高木、檳港、烈港的一些錫礦場的荷蘭人和巴力頭、工頭、帶工傷了一些人。人們稱這次暴動為“劉義起義”或“劉義戰爭”。“劉義起義”雖然失敗,首領鄭十五、鄭十六等人,被荷印當局處以絞刑,但此事件標誌邦加錫礦工人的階級覺悟,為勞工權益而斗爭的里程碑。
日佔時期華工終止來邦加、錫礦場華工度過艱險的3年8個月
1942日本侵佔印尼,邦加淪陷,華工終止來印尼、邦加。在日軍登陸邦加之前,錫礦務局荷蘭人大都逃離邦加,留下者被日本人關在集中營;邦加的錫礦業關閉一段時間,華工處於失業、斷糧(工資)斷口糧(伙食)飢荒狀態,有不少巴力的華工餓殍遍野的慘景。日佔時期也有部分巴力的華工開墾荒地種木薯、番薯等作物度荒。日佔時期也有許多華工離開巴力自開菜園以度荒年。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1946年荷蘭人又重來邦加、邦加的錫礦業逐漸恢復生產,但很多華工因為日佔時期失業、飢荒的洗禮,相當部分人流失了,由土生華人或印裔勞動力補充。
印尼獨立後的1952年,邦加的錫礦務業被政府收歸國有,成為邦加國營錫礦局(Tambang Timah Bangka-TTB)。
華工契約届滿脫身的歸宿
華工有幸能在契約届滿脫身者獲邦加錫礦務發給脫身憑札,脫身憑札記錄的勞動表現和獎懲,例如病工、逃工、懶惰工等的記錄。憑札分3種:
1.泥皮簿憑札─發給工作滿2年的華工,他們可回國或繼續當錫礦工;
2.青皮簿憑札─發給工作滿3年的華工,他們可居留邦加從事種植業;
3.黃皮簿憑札─發給工作滿5年的華工,他們可居留邦加或印尼或新加坡。
脫身的華工多數選擇當錫礦工和居留邦加從事以種植業為主或其他行業,繼續在經濟上貢獻邦加,並與當地華人婦女、馬來婦女結婚,繁衍土生代的邦加華僑華人群體。
1949年新中國誕生,有相當部分的邦加華工,偕眷回國,也有相當多仍單身漢(王老五)者回國度過他們的下半生。
華工對邦加的貢獻
從18至20世紀,1942年的通常年份約有2-3千名華工來邦加,終生長居邦加者約有8萬人,他們與當地婦女結婚,繁衍土生代的邦加華僑華人群體,對邦加經濟、社會、文化都作出重要貢獻。單以1921-1926年邦加每年生產錫5-6萬吨,創造利潤1億3千萬盾。截至1925年華工開採了259座大小錫礦場,創造天文數字的財富。荷蘭女皇威廉米娜(1890-1962年)1898年加冕時說:“除了巨港的石油外,邦加、勿里洞的採礦業是荷蘭國庫一項穩定、豐厚的“金盆子”。法國學者布羅爾寫的《今日荷蘭》書中說:“1936年荷印東印度(印尼)的錫礦產量占世界的21%,邦加和勿里洞占荷印東印度(印尼)的錫礦產量的67%和30%”。實際上邦加錫礦產量占世界的12.4%。錫礦業是邦加的經濟命脈,是華工為主力軍創造出來,他們對邦加經濟、社會的貢獻是不言而喻的。此外,華工還給邦加傳播了中華文化、三教文化、農耕技術、陶瓷業技術等。
華工還是18-20世紀胡椒、橡膠種植業的園丁和園主。他們創造了胡椒直柱種植法,提高產量一倍。19世紀邦加的白胡椒產量占世界的80%,“文島白椒”聞名世界,是以華工為園丁所創造的。此外,華工是邦加蔬菜種植業生產的主力軍。
總結:華工契約届滿後多數終生居留邦加,與當地婦女結婚,繁衍土生代的邦加華僑華人群體,組成了印尼,邦加社會歷史、文化的組成部分,具深遠的意義。
(參考圖:左,華工採錫淘錫勞動;,華工脫身憑札;右“劉義起義”領袖英勇就義。)

參考資料:“印華史”、“魂書”等。

現代華文教育提高邦加印華婦女的社會地位

回顧歷史,20世紀之前包括邦加的印華子女被傲蠻的荷印殖民當局歧視並對他們執行愚昧政策,禁止他們在荷蘭人學校和荷印學校(荷印當局為原住民子女辦的荷文殖民地教育學校)念書,置他們處於文旨、愚昧。當時,印華子弟(男孩)只能在極不普及又重男輕女的私塾接受舊中國落後的《四書》,《五經》文化教育,女學童卻無緣上堂而成為文旨愚昧,成人後又受封建舊禮教〝三從四德〞的壓迫和完全依附於丈夫,沒有社會的地位。
1900年,巴城先進僑領潘景赫等20人為了改造華僑陋習和發展現代華文教育,成立巴城中華會館並發表《巴城中華會館興辦新式學堂公啟》,於1901年成立巴城中華會館新學堂,以國語作教學語言和採用現代文化知識課程—國語(中語文)、算術、珠算、自然、体育、音樂(唱歌)和美術(圖畫)等。中華會館此壯舉,震撼包括邦加的印華社會紛紛仿效而興辦現代華文教育新學堂或學校,有教無類地廣納男女學童入學接受現代華文教育。在邦加首辦現代華文教育的地方是烈港縣(Sungailiat)的井眼村於1905年創辦同仁學堂。接着勿里洋於1906年,檳港、烈港(巿)、南榜於1907年和文島於1909年相繼辦起現華文教育的學堂或學校。 跨入1920年代包括邦加的印華社會現代華文教育如雨後春筍般地遍地開花發展,印華子女沖破了荷印當局的禁錮而得到現代文化知識的教育,特別是女學童也沖破了重男輕女私塾教育的限制而有機會上學接受現代文化的教育,使他們在社會空間也有一席位,標志着印華婦女獲得社會接納、肯定,是印華社會的一大進步。
荷印當局遏制現代華文效育的發展,於1906年改變對印華子女的愚昧政策,改而讓他們接受荷蘭文化的教育,熏陶成為效忠於荷蘭的屬民,於是責成印尼各地荷印當局為印華學童辦不設中文、中史的荷華學校(Hollandsch-Chinese School)和荷文教會學校(Broeder School)。邦加荷印當局在檳港、烈港、勿里洋和文島也成立Broeder School,有眾多的邦加中上階層家庭的印華子女就讀。但邦加城鄉廣大工(礦工)農印華子女也只能於較普及的華文學校接受現代文化教育;荷印當局對現代華文教育的遏制政策也遭挫敗。結果是,印華子女既可在華校又可在教會荷文學校接受現代文化教育,也擴闊了他們求學的空間,從而提高了他們地位。
截至二戰前的1940年邦加的現代華文教育有可觀的普及發展,華僑華人聚居的城鄉普遍都有華文學校。例如,烈港縣(Sungailiat),縣級有烈港中華學校(初高年級課程小學校)、鄉村、也普及了初小華校—中立、夏閣、新華、拉影、中興、錫興、寶興、甲興、同德、南不、馬不、加拉禾、老九分、九百字和釣魚灣村的中華學校共16所,讓廣大的印華學童接受了初高級小學華文教育。這使邦加成為具有中華文化熏陶又有民族意識的印華群体的同時,也培育了滿足邦加本土的一大批男女華文教師隊伍,進一步發展,提高邦加華文教育。必須指出邦加華文教育領域,受過中華文化熏陶的女華文教師佔不小的比例。例如邦加烈港中華學校為例,從1940年至1966年遭封閉的26年間,在本校任教的本土女教師有:張秀娟、吳文雯、黃戊金、姚丁意、丁玉英、楊念來、葉觀娘、余瑞定、徐木蘭、楊美嬌、周佐美、魏順本、溫蓮花、劉菊美、魏日暖、陳玉花等共72名之眾,約佔全校教師的30%。邦加各地區華校男女教師的比例也與此校略同。可見邦加的華文教育事業中女教師頂了差不多半邊天。這說明,現代教育,特別是華文教育,給邦加的印華婦女一重要社會空間,她們的社會地位進一步提高。
跨入1950年代,受過現代文化教育,特別是受過華文教育的邦加印華婦女也活躍在邦加的其它社會領域,例如,在醫務界有護士、葯劑師和接生員,在服裝—時裝界、化妝界、商界、店員、職員、也有飲食界和自由職業界都普遍有她們的踪影。這標志着印華婦女社會空間日益廣濶,他們的社會地位也普遍提高。
1949年新中國誔生,她健康的氣質和光輝的形象感召無數邦加女青年學生和受過現代文化,特別是中華文化熏陶的邦加婦女紛紛北上深造或定居,他們也成為新中國建設事業的生力軍之一部分。此外,各階層社會、家庭婦女紛紛上夜校學習文化。1950年邦加有文化的印華婦女的思想覺悟有所提升而成立婦女組織中華婦女會,爭取婦女的權益,她們舉行〝3.8〞國際婦女節,爭取婦女的勞工權益。以上兩則強有力地標志邦加印華婦女的社會承擔和社會地位的升華提高。
1966年新秩序封殺華文教育,致使印尼華人年輕一代成為華文文盲者而猶如無根失落的一群人,他們的社會地位,特別是婦女的社會地位一落千丈。今時今日印華年輕一代,特別是婦女應接受現代的文化知識,有一技之長,才能在社會上佔有一席位,應有的社會地位。
今時今日邦加的印華社會仍有傳播印華文化的教師,他們孜孜不休默默耕耘作出重要貢獻,他們是檳港的溫其琳、曾倡欽、吳瑞來……;烈港的溫典模、丁玉美、劉蓮妮、楊美格等老師。此外,仍有華文傳媒人翁紹珠女士和積極支持邦加華文教育的開明女士楊念來老師—他們是邦加印華的榜樣,受到社會的敬意。


參考資料:《印尼華僑史》(上冊),《印度尼西亞華文發展史》,《印尼邦加烈港中華學校誔生一百週年紀念特邦》等。

源遠流長凝聚而成的邦加華僑華人群体

俗稱“邦加人”的邦加華僑華人群体是經歷源遠流長的歷程形成的。歷史資料顯示,邦加華僑華人群体是由以下幾原源所形成的:
一. 來邦加謀生的古代中國人
從唐末(公元9世紀下半叶)黃巢起義之後起,經宋,元,明末和清朝的一千餘年的中國封建王朝中,日漸眾多的中國人為了生存,發展,特別是為了逃避戰亂,離鄉別井下包括邦加島的南洋群島定居。中國人乘中國,阿拉伯,印度帆商船來到邦加文島上岸後涌入邦加各地棲身,定居,入鄉隨俗與當地原主民馬來人,布吉斯人和睦共處,共同披荊斬刺開發邦加的資源—農耕,捕魚,任小販,挑夫等職業謀生。中國人融合於當地社會與當地婦女通婚,繁衍土生代的華僑。隨著時間的流逝和時代的變遷,邦加的華僑社會(Masyarakat Tionghua Bangka)形成。這是邦加華僑華人群体的雏型。此時華僑華人自稱是“唐人”,當地人稱他們是“晉人”(Orang Cin)。古代來邦加的中國人是邦加華僑華人群体的第一原源。(參考《中華民族開拓南洋史》,《南洋和屬網甲島華工情形調查書》)
二. 來邦加的華工
邦加地下,海底蘊藏豐富錫礦,有”錫島”的美稱。這寶藏由華工來邦加開採創造社會財富。
1. 1710年,人們發現邦加蘊藏豐富錫礦後,巨港蘇丹,由中國華南引入華工來開採,因為中國人的採礦技術較先進,錫產高。來邦加的華工長居邦加,他們也成邦加華僑華人群体的一原源。
2. 1812年英國征服巨港蘇丹,邦加,勿里洞落入英國殖民統治之下,從海峽殖民地新加坡,檳城引入被人口販(“豬仔”販)盜賣的華工,也叫“豬仔”來邦加開採錫礦,他們也成為邦加華僑華人群体的一原源。
3. 1814年荷蘭從英國奪回邦加,勿里洞殖民統治權後於1816年至1873年也從新加坡和檳城引入被盜賣 “豬仔” 華工來邦加開採錫礦和開發胡椒,橡膠業的勞工。由1816年至1873年來邦加的被盜賣華工也成為邦加華僑華人群体的一大原源。
4 1852年荷印當局組建以文島為總部的邦加錫礦務局(Banka Tin Wining—BTW),於1873年加入英法與中國簽訂的《外國招工章程務約》,通過香港的人口販(“豬仔”販)”好時洋行”直接在廣州,汕頭,厦門,福州等華南城鎮設招募站,連年以契約形式招募男性壯年勞工來邦加開採錫礦和胡椒,橡膠的勞工。應徵者絶大多數是客家人、潮州人、閩南人、廣西人和海南人的無地佃農和各階層無業漢,他們被“好時洋行”當作豬子般地置於如”海上地獄”的荷蘭般艙底運往邦加文島後,由邦加錫礦務局挑選—身健体強者,錄作錫礦工,弱者轉讓給胡椒,橡膠園主,這契約華工也稱“豬仔”。錫礦工的契約華工被剃短頭髮,掛牌拍照作身份証,工作証, 發一張草席,”牛頭褲”裝礦工服,由武警押送所屬錫礦場(Parit)。通常每年約有2-3千名契約華工來邦加。從1873年至1942年日本佔領印邦加勿里洞的百多年中,來邦加的契約華工至少有8萬名,他們契約期屆滿後絶大多數與邦加錫礦局續約成為長工,或長居邦加另謀職業。被盜華工和契約華工是邦加華僑華人群体的最大原源。 (參考《中華民族開拓南洋史》,《南洋和屬網甲島華工情形調查書》)
三. 辛亥革命前後來邦加的中國人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從封建王朝進入現代民主共和大變革時期,爆發辛亥革命,誔生中華民國,之後有軍閥混戰,日本侵略戰爭和二戰後國共內戰,直至1949年新中國誔生前夕,中國頻密的戰亂,民不聊生, 導致眾多中國人出國謀生,特別是逃避戰亂,有部分人來邦加定居,其中有辛亥革命志士李變和,李光前等人和他們的家屬,形成邦加華僑華人群体的一原源。
四. 從印尼各外島來邦加定居的華僑華人
從勿里洞,新及,坤甸,巨港和Jambi 的華僑華人來邦加定居,成邦加華僑華人的一原源。
五. 邦加華僑華人演變成印尼公民的華人,印尼華族的過程
邦加的錫礦工以及他們的土生代是邦加華僑華人群体的主要組成部分,據中華民國僑務部1920年對邦加華僑的調查指—1920年邦加有人口19萬人,其中9萬人是華僑,50%是錫礦工,其餘50%是從事商販,種胡椒,橡膠等各行業者。錫礦業是邦加的經濟命脈;胡椒,橡膠和商業是邦加經濟支柱。印尼當局1951年作人口調查指,邦加有人口26萬人,華僑佔一半(13萬人);1963年人口調查指,邦加有人口31萬人,其中華僑10萬人;1981年的人口統計,邦加有人口45萬人,華僑佔1/3(15萬人);2001年印尼百姓協會對邦加進行人口調查指,有華裔25萬人;2005年邦加檳港巿長透露邦加有人口120萬人,其中華人佔30%,約36萬人,僅次於馬來人的族群。邦加華僑華人群体是邦加歷史,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歷漫長的時代變遷形成的。(參考《印華史》《魂書》)
今時今日邦加的華僑華人都選擇印尼籍成印尼公民的華人,但他們仍保持著濃厚的中華(儒家)文化,信仰三教,拜祭祖先和拜祭大伯公庙,中國人的家庭倫理和華南中國人的婚,喪習俗。邦加華人講的是客家人、潮州人、閩南人方言與邦加馬來人方言的混合語言—邦加方言以及保持邦加華人獨特的飲食和糕點美食文化。隨著時代的變遷,印尼當局於2006年頒布新國籍法Undang Undang No. 12 Tahun 2006 (UU12TH2006)規定:包括華人,只要在印尼出生,不持有外國國籍者,是印尼公民和印尼民族。因此,邦加印尼華人已成印尼國民,也是印尼民族的一份子(Suku Tionghua Indonesia)。(參考《UU 12 TH2006》)
祝愿邦加華人群体(華族)與邦加各族群和睦共處,同舟共濟共同創造邦加更美好的明天。




通識篇

張石慶/2010年3月
邦加島蘊庄豐富的錫礦,有“錫島”之美稱,聞名於世。可是,你知道錫是什麼物質嗎?
錫,印尼語稱Timah,英文是Tin,學名是Stannum,其化元素符號是Sn,原子量118.0,比重7.28,是惰性金屬元素。錫金(純錫)呈青白光澤晶体,碾性極強,與氧化合成氧化錫,與其它金屬化合成錫化合金屬。錫砂蘊庄於邦加地下、河床和海底,它呈黑裼光澤晶体,熔點280度C,把它熔錫廠冶鍊1250-1350度而分解成錫金(Sn),釋放氧和其它微金屬雜質,其方程如下:
錫砂(氧化錫)------ ------------ Sn+O+礦渣(註)

錫金(純度99.8-99.35%)可制成合金屬材料,錫箔、工業原料、用具、容器、樂器等,也是戰略物質。
(註: 錫砂還存有極微量的金、銅、鉛、銻、鉍、砷元素; 即是純錫金也不是絶對的純。)

邦加湖泊

我的故鄉邦加島盛產錫,也稱錫島。如果你坐飛機低飛於邦加島上空鳥瞰,就會見到大地棋布著碧綠的為青山環抱潭水泊。這湖泊是錫礦場(Parit)錫礦坑棄置後積水成湖,人們叫“窟郎”(Kulong)或錫湖。眾多的湖泊點綴著邦加島成為處處是青山綠水的故鄉。清晨的朝陽驅散湖上的白霧後,就往往可見到野鴨遨遊追逐魚蝦,湖邊淺水域有白鶴啄食魚蝦或在湖上低空飛翔;湖邊的水草間有水蛇啄吞著青蛙,水萍間水面有無數蜻蜓跳躍點水交配;湖的上空老鷹在展翅盤旋窺視青山綠水的獵物。邦加鄉鎮附近的錫湖淺水邊有婦女聚集洗衣,沐浴,他們有人喜笑,有人潑水浮沉水中……好不熱閙,顯現清晨明媚的湖光山色。邦加烈港的Pemali湖泊是最大的錫湖,它西北約半小時車程還是邦加唯一的溫泉湖泊叫Air Hangat Pemali,是遊客的好去處,可享受天然熱水浴,保健皮肤,有益身心。此外,邦加的勿里洋有聞名的白堊岭“西湖”,湖中有人工隄,隄中有亭台,讓遊客可在亭中乘涼欣嘗幽美的青山綠水而心曠神怡。








(左:邦加錫礦坑積水成潭水泊;中:邦加婦女在湖邊溪流間洗浴;右:勿里洋白堊岭“西湖”由錫湖改建而成的)
邦加的湖泊隱含著人們叫巴力鄉的契約華工(Kuli Kontrak Tianghua)也稱“豬仔”,是舊中國出國勞工的恥辱史。契約華工在錫礦主,巴力頭,工頭的歧視,剝削,壓迫中頂烈日酷雨,披荊斬刺,流血流汗地用鋤頭,畚箕,挖掘錫礦場(Parit)的錫礦,把一擔擔的礦土挑上淘錫場,利用水力沉澱原理把較輕的沙土沖走,沉澱比重7。8的錫砂(Batu Timah)成產品。據歷史資料顯示: 從18-20世紀,通常每年有2-3千人契約華工來邦加開採錫礦,截至1925年,契約華工開採了250座的大小錫礦場(Parit),創造了難於估計的天文數字的財富,繁榮了邦加的經濟,社會,造福邦加人民;契約華工也使邦加島成為印尼產錫的67%,世界的12。4%,也使印尼成為錫產量的21%的大國地位。契約華工在開採錫礦過程中付出沉重的代價,不知有多少人因錫礦坑塌方被埋沒喪生,不知有多少人因墮入深坑而喪生,也不知有多少人因反抗壓迫而被殺害滅迹—他們的死亡率特別高!契約華工被迫與礦主續約又續約,成為長期的廉價奴隸勞工,犧牲了他們的青春年華!此外,唐山故里多少父母日夜盼兒子早日回家;多少妻子日夜盼望丈夫早日回到身邊,多少兒女日夜盼望爸爸回來!這一切盼望只是一場泡影!
邦加島的湖泊是契約華工遺留給邦加無價的聚寶盆: 豐富的優質淡水資源是邦加人的食用水和農作物的灌溉用水以及調節邦加島炎熱的氣候成為宜人的環境;湖泊也是邦加熱帶淡水魚,蝦,蟹,螺等水產的產地;湖泊的淺水域是水生植物—可織草席,繩索的蘆葦草,可作飼料的水薸,荷蓮和邦加話叫“Se”的水草以及水蕹菜,水萍草,水綿草,水芋的生產地;湖泊也是邦加珍貴的鱷魚等兩棲類動物和水禽的天堂。

(下圖: 左是邦加最大最深錫湖Pemali湖;右是邦加唯一的溫泉Air Hagat Pemali)

印尼歷代的經濟命脈掌在誰手中?

回顧印尼歷代史,看看是誰掌握或控制它的經濟命脈?

一 印尼的各封建王朝時代,是印尼的王公貴族掌控印尼的經濟命脈。
十七世紀之前印尼群島還處於各封建王朝時代,尚不存在“印尼”這國家。此時代印尼各封建王朝的王、公、貴族掌控社會的財富:農業經濟、漁業經濟和對外貿易等的經濟命脈。此時代雖然已有不少華僑定居印尼,但他們大都是單身漢的苦力勞動者,他們融入低下階層社會,與當地婦女通婚,繁衍下一代的土生華僑,他們尚無可能掌控當地的社會經濟的命脈,他們對促進當地社會、文化和經濟的發展都作出一定的貢獻。 (參考《印華史》上册)

二 荷印殖民地時代是荷印殖民地掌控印尼的經濟命脈。
從十七世紀(1602-1799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逐漸把印尼各王國(王朝)征服而淪陷為荷蘭殖民地—荷印殖民地,荷印殖民當局逐漸窜奪了各王國的土地權變為荷蘭殖民地的土地的同時,控制金融、洋行、對外貿易(進出口貿易)、海運、陸路交通(鐵路公路幹線)、空運業、工業、農業(包括種植業)和石油、錫礦等礦山以及漁業、林業、海關等行業都控制在荷印殖民地當局和荷蘭東印度以外的荷蘭壟斷資本集團。此外,其它西方國家英美的壟斷資本也控制一小部分印尼的石油等行業。
荷蘭殖民統治印尼後逐漸排擠打擊在印尼的華僑商人,特別是華僑的船運業。荷印當局1740年對反抗的華僑進行大屠殺—在雅加達殺害數萬華僑,把屍体扔紅溪河、梁成紅流—震驚世界的紅溪慘案。
荷印殖民地只允許華僑華人扮演中介商的角色,即作城鄉物質流通領域的商業活動,服務城鄉居民的小商販,如開城鄉瓦弄店(Toko Warung)。此時代全印尼華僑華人約20%人口是小商務活動,其餘80%的華僑華人皆是工人、農民、漁民、小自由業者和職員草根階層人民。
直至印尼獨立建國後的1956年,以荷蘭為首的印尼外國壟斷資本仍控制著印尼一部分的經濟命脈。在印尼的630億盾的外國資本,荷蘭資本佔63。5%,約400億盾,其餘36。5%約230億盾屬其他國家,如美、英、日等外資。此期,以上外國資本從印尼獲取約每年150億盾的利潤。 (參考《印華史》 P.30-40)
三 日佔期,是日本軍國主義者掌控印尼的經濟命脈。
1942-1945年8月,荷印殖民淪陷於日本軍國主義鐵蹄下,日本人掌握印尼的經濟命脈,大肆掠奪印尼的糧食、糖、鐵、錫、石油等戰略物質的同時,慘絶人寰地屠殺華僑和反抗的印尼人民。在3年8個月的日佔期約數萬華僑和5百萬印尼人民喪生於日軍手中! (參考《日本法西斯主義統治下的印尼華僑》--“印華史” P.406)
四 印尼共和國時代是印尼當局和印尼民族官僚買辦資產階級掌控印尼的經濟命脈
印尼獨立建國以來,都是由印尼政府和印尼民族官僚辦資產階級(註)掌控印尼的經濟命脈。建國以來從蘇加諾至蘇哈托總統,印尼當局貫彻原住民(Pribumi)經濟傾斜,排拆非原住民(Nonpribumi)民族主義經濟的政策。從1952年印尼當局開始把在印尼的以荷蘭資本為主的外國企業收歸國有,變為印尼的國營企業,國家資產,大約佔印尼經濟的50%--金融、銀行、洋行、大型工業企業、石油業、天然氣、礦山(錫、煤、鐵)、對外貿易、海陸空運輸業、海關、農業(包括農園)、進出口業以及漁業和林業等等。
1956年由主張排拆以華人為主的外僑經濟政策的官員阿沙阿特(Assaat)和多平(Tobin)制定了扶持原住民(Pribumi)經濟,打擊非原住民(Nonpribumi)經濟的政策—1. 民族企業由原住民主持,100%資本屬於原住民所有;2. 由原住民和印籍華人合作的企業,主持及決定應操在原住民手中;3. 要求所有進口商品均由民族商(原住民)辦理,每一個營業機會都應將優先權讓給民族商(原住民);4. 政府發放新營業執照時原住民有優先權,發給非民族商的准字,應視企業性質,並加時間上的限制;5. 民族商有能力經營的企業,只有民族商才可經營;6. 只有民族商才有權出口商品;在此之前從20世紀50年代政府發佈有關經濟的法令,條文都列出打擊華僑華人的條文如下—1. 區分印尼公民的標准不是國籍,而是種族,即原住民(Pribumi)和非原住民(Nonpribumi)對民族企業家,民族輸出入商給予各種優惠特權;業非原住民(主要是華僑華人)則處處加以限制、打擊; 2. 限制非原住民進口企業;3. 限制華僑經營汽車業;4. 限制華僑經營碾米業;5. 對華僑企業加以特別監督管理;6. 限制華僑經營其他企業;7. 限制外僑經營島際貿易;8. 沒收外僑企業;9. 禁止外僑(主要是華僑)在縣以下經營零售業等等。 (參考《印華史》 P. 33-40)
印尼當局於1959年發佈總統第10號法令禁止縣級以下華僑經營零售商業活動,導致有數萬華僑失業而成難僑,中國派船接他們回國。
請閱雅加達1958年1月《印華經濟半月刊》列出原住民商家與華商家此漲彼消的表,可代表全印尼的情況。
廠家 原住民民族商家 華商及其他外僑商家
項目 數目 佔% 數目 佔%
Industrial 煙草廠 40 74% 14 26%
豐年good year 輪胎廠 213 85.5% 36 14.5%
Philip 收音機廠 7 78% 2 22%
印尼漆廠 10 90.9% 1 9.1%
哇打鞋廠 123 67% 62 33%
美浮石油(汽油)公司 173 96% 6 4%
土油 422 98% 9 2%
Telens 文具廠 45 90% 5 10%


又請閱1967年東爪哇華人商家與印尼原住民民族商家數目此消彼漲的情況,可代表全印尼的情況:
大商家 華人 108家 原住民 700家 對比1:7
中商家 華人 3875家 原住民 18000家 對比1:4
小商家 華人 12900家 原住民 83000家 對比1:6
參考資料-Angkatan Bersenjata 28/3/1967 Jakarta

印尼從1952年起蘇加諾,蘇哈托主政時代直至2005年蘇西洛第一屈政府的近60年中,其經濟政策都向原住民民族經濟傾斜,排擠打擊從華僑華人為主的非原住民經濟政策;印尼的國民經濟的情況是:印尼國營企業控制全國經濟的50%,包括國計民生的重要經濟部門及其行業。其餘50%的國民經濟的活動分配如下:印尼的民族商(原住民)的農村經濟部問、信息行業、合作社、小企業約佔15%、外商佔12%、其餘的23%(或25%)掌握在私人企業家手中。而這23%的私人企業中,外資佔10%,國內私人資本佔15%。只是15%的國內企業資本中,華人資本才佔70%,換句話說華人資本企業約佔印尼國民經濟的9.8%-10.5%(15%X70%=10.5%)。其餘私人資本佔4.5%。
根據以上數據,筆者繪制印尼2005年(第一屆蘇西洛政府)印尼各階層所佔國民經濟統計圖表如右:
我們可從統計圖表中清晰看出印尼國民經濟
50%屬於國營企業,其次是外資和民族商的農社,
而華資僅佔9。8%-10。5%,其餘4。5%屬其
他私人企業。

總結:印尼華人沒有掌控印尼的經濟命脈,僅佔印尼國經濟9.8%-10.5%左右;印尼的經濟命脈掌握在印尼當局和印尼官僚買辦資資階級與外國壟斷資本家手中。


註—蘇哈托主政時代,其家族掌控不少印尼的經濟命脈,蘇西洛前一屆政府的副總統卡拉(Kalla)也是掌控印尼的經濟命脈,兩者是印尼典型官僚買辦資產階級。

慶祝新中國誔生60周年

今年10月1日是新中國誔生60周(1949-2009)年喜慶日。值此,回顧中國近百年史:中國自1840年鴉片戰爭後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民不聊生。經中國人民前仆後繼的奮鬥,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1912推翻滿清王朝,建立中華民國,揭開現民主共和政体;1937年起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後又打倒以蔣介石為首的官僚買辦和地主階級在大陸的反動統治,於1949年10月1日誔生新中國。
新中國實行社會主義,人民民主,進行土地改革,廢除地主對土地的壟斷,把土地撥給佃農,實現孫中山倡導的“耕者有其田”,解放農村生產力和中國人民的溫飽問題。城鎮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工商業國有化或公私合營政策的同時,也對全社會的教育、文化、宗教、社會等實行社會主義政策。中國1953年起實行五年計劃國民經濟建設,迄今,中國已經進行第十一個五年計劃國民經濟建設,已基本建立了完整的社會主義工業、文化、科學体系和社會主義農業体系。
解放前的中國是一窮二白,談不上有現代工業,甚至連鐵釘也要依靠進口,中華民國時代中國鋼鐵最高年產量僅90萬噸(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1958年鋼產量8百萬噸) 。是解放前的近9倍。新中國今年(2009年)的鋼鐵年產量已達5億噸以上,是1958年的62.5倍,解放前的5百50萬倍,也是世界前列。此外,今年我國的煤,糧食和汽車的產量也是世界前列。在教育方面,今年我國已實現9年制(初中)免費義務教育;在高等教育方面在校學生已達2千5百萬人以上,每年進入高等教育或畢業走向社會的學生都是620萬人以上,是改革開放前1978年的30倍。我國已為航天大國。從以上的數據雄辯說明新中國國勢蒸蒸日上,前景無限量。
1978年鄧小平對文革進行撥亂返正,制訂國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政策。中國共產黨尊循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胡錦濤的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民為本,科學發展觀的先進思想理論作為指導: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實行人民民主,改革開放;完善社會主義各項制度,發展社會主義巿場經濟;發揚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和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爭取實現工農業、國防、科技現代化;推動物質,政治文明相協調發展,把中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建設的俱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實現2020年建成“小康”社會奮斗。
今天,中國正努力奮斗解決三農(農村、農業、農民)問題;解決中國仍處於“大雨大災,小雨小災和無雨旱災”的問題。爭取中國台海兩岸尚未統一;反對台獨、藏獨和彊獨危機仍未解除的問題等等。
我們居港歸僑立足香港,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的同時應胸懷祖國和促進海峽兩岸的和平統一;我們也應放眼世界,促進中印(尼)友好以及與世界各國和平共處,維護世界持久和平發展。

回國半個世紀隨筆

光蔭荏苒,我回國已半個世紀(1959-2009年),想當年我們是8、9點鐘的朝陽人,如今已是夕陽人!人生有幾多“半個世紀”的時光?
半個世紀,我們與祖國同甘苦,見証祖國和時代的變遷。
1978年鄧小平撥亂反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我國政局、經濟、文化、教育蓬勃發展,人民生活大為改善。1989年春夏之間以鄧小平為首中國共產黨克服了趙紫陽為代表的盲目照彷西方資產階自由—民主化的發展模式,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得維持下來。
今天,以胡錦濤為首的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並以科學發展觀,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民為本的中國新時期的社會主義巿場經濟的發展道路。我國已初步形成世界第四經濟体並邁向2020年小康社會,前途無量。
我們居港歸僑應立足香港,胸懷祖國,放眼世界;我們應促進台海雨岸的和平統一。我們應促進中印(尼)兩國和人民的友誼;我們祝願印、華族裔的和諧融合,形成溫馨的印度尼西民族。

淺敍印華融入主流社會、歸化印尼籍和融合印尼民族

印尼華僑從過去的落葉歸根到今天的落葉生根必然要歸化為印尼公民融合為印尼民族(國族)的組成部份,其歷程是漫長,迂迴曲折的。我們回顧此歷程,對今天談論融入主流社會,有一定的意義。

一. 在古代印尼華僑已融入當地社會
從漢末中國人巳移民王朝時代的印尼,九世紀、爪哇、蘇門答臘、邦加、西加星曼丹、等島已聚居中國人,他們已普遍融入當地社會,與當地婦女通婚,華僑社會已形成。1377年西爪哇的滿者伯夷國王已委任伊斯蘭教哈夷(Haji)施進卿為巨港宗教事務官和港務官(Pati Palembang)。施的大女兒施大娘俾那帝(Ngai Gede Pinatih)任爪哇錦石區的港務官(Shahbandar)。
公元1407-1433年鄭和下西洋,在爪哇三寶壟建立據點,他付手王景弘于此居留,傳播伊斯蘭教。同期,當地華人伊斯蘭哈夷(Haji)顏英裕、孫龍、彭瑞和也向華僑傳播伊斯蘭教,推動當地華僑融入主流社會。公元15世紀時印尼的爪哇、蘇門答臘等地華僑已把中國的農耕技術、瓷器、絲綢、茶飲文化傳播開去,促進了當地社會、經濟、宗教、文化的進步發展。

二. 荷印殖民地時代華僑歸化為荷蘭居民或屬民
公元十七、十八世紀(1602-1779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逐漸把印尼各王國征服,變為它的殖民地。1907年荷蘭制定《荷蘭國籍及居民條例》、1910年又制定《荷屬東印度籍民條例》,皆以出生地主義為原則把包括華僑華人納為荷蘭屬民;1909年滿清中國政府也制定《中國國籍法》,以中國血統主義為原則,凡是具有中國血統的華僑華人皆是中國籍公民,稱華僑。於是,從1909年起印尼華僑華人具有雙重國籍的身份—既中國籍僑民又是荷蘭屬民。華僑雙重國籍的身份維持到1955年中印簽定關於解決雙重國籍條約後才獲解決。

三. 印尼共和國蘇加諾總統時代對華僑的國籍政策
<一> 被動制出生地主義原則的國籍政策
印尼共和國誔生第2年的1946年2月制定第一部國籍法《關於印尼籍民及居民的1946年第3號法令》(1947年改為第6號法今),以被動制出生地主義為原則規定:由1946年4月10日起,凡是在印尼出生,年滿21歲(後改為18歲)連續在印居住5年已婚外裔,若在規定從1946年4月10日起至1951年4月10日間不聲明拒絶為印尼籍民者,則自動成為印尼國籍公民。此法令於1950年8月加以補充:非印尼出生,已在印尼居住5年以上的外裔,也可申請歸化為印籍公民。 (參考《印尼華僑史》 P.16-17)
此被動制出生地主義為原則國籍法是印尼政府歡迎,開放華僑申請歸化為印尼藉公民,以利於鞏固民族獨立,反抗荷蘭再殖民侵略戰爭。
<二> 主動制出生地主義,阻撓華僑歸化為印籍公民的國籍政策
1954年是印尼獨立建國近十年,政權已穩固。此時印尼當局滋長狹隘的民族主義和原住民民族主義思潮,而在國籍問題上採取歧視,排擠和阻撓華僑申請歸化為印尼籍公民。於是採取阻撓他們申請歸化印籍公民的政策,於1954年制定了《1954年印尼共和國國籍法》,其主要內容:
1. 不承認1946年2月制定的《關於印尼籍民及居民的1946年第3號法令》已歸化為印籍公民的身份。
2. 申請歸化印尼籍者須本人及雙親都是印尼出生並已在印尼居住10年以上的年滿21歲,而且須印文、史地考試合格者,手續費3000盾。
由於此法令有違印度尼西亞1945年政治宣言爭取外裔成為印尼公民和愛國者的精神。印尼當局被迫把此法令收回。
<三> 《關於印尼共和國國籍的1958年第62號法令》的國籍政策
1958年7月,印尼政府把《1954年印尼共和國國籍法》加以修定成仍以阻撓華僑申請歸化為印尼籍公民的《關於印尼共和國國籍的1958年第62號法令》,其主要內容: 1. 根據印尼共和國誔生以來生效的法令,已歸化為印籍者的身份仍為印尼籍公民;
2. 以血統主義為主,出生地為輔為原則,凡在印尼出生的外裔,若其父母在印尼出生,本人已18歲者,可申請歸化為印籍公民,其條件是出生証、居留証、良民証、健康証和職業、收入証。年滿18歲而非雙親是印尼出生者申請歸化印籍公民,須已在印尼居住至少5年;若非連續居住,則須10年並須經印尼文、史地考試合格及有固定收入,手續費500-1000盾;已婚外僑婦女不准再申請歸化印尼籍。
此法令從1958年貫徹執行至1966年;從1954年至1966年印尼當局處於阻撓華僑申請歸化為印籍公民的時期。

四. 中印關於解決華僑雙重國籍問題的條約
新中國從1955年放棄以中國血統主義為原則,而實行單一制國籍政策與印尼共和國協商達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關於解決雙重國籍問題的條約》,條約主要內容如下:
印尼華僑華人在自願原則下,選擇一種國籍。
凡具有雙重國籍的年滿18歲華僑,須於2年內自願選擇一種國籍,向有關政府機構聲明放棄中國或印尼國籍;如果於2年內未按有關規定手續自願選籍者,其身份隨父親國籍身份。未成年人的國籍隨父親國籍身份,成年後一年須重新自願選籍。已獲印尼籍而願意離開印尼並自願選擇中國籍者,自動喪失印尼國籍身份。已明確具有中國公民身份的華僑,不再給予重新選擇國籍的機會。
中印關於解決華僑雙重國籍條約於1957年經兩國政府批准,1960年亙換批准書生效。
中國政府鼓勵華僑在自願原則下選擇印尼國籍並效忠印尼。

五. 蘇哈托新秩序的國籍政策
<一>繼續阻撓華僑申請歸化印尼籍和廢除中印關於解決雙重國籍問題的條約
1966年蘇哈托新秩序在高漲的原住民民族主義 (Pribumi-nasionalism) 思想情緒下,採取對華僑華人強制性同化政策,斷絶華僑華人與中華文化的聯係而於4月間取締中華文化之大支柱華校、華文媒体和華社;並於1967年發布《解決華人問題基本政策》,其第1章第1條是禁止新華人移民印尼;1966年停止華僑申請歸化為印尼籍公民;對1969年華僑申請歸化印尼籍,須具備繁瑣的14種証件,手續費達3萬盾至10萬盾。
蘇哈托新秩序於1969年單方面宣布廢除《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關於解決華僑雙重國籍問題的條約》。
<二> 改阻撓為歡迎開放華僑申請歸化印尼籍公民
1979年由於印尼國內外形勢發展的因素,蘇哈托新秩序意識到:為了控制,監管華僑的資金和為了應付1982年大選而爭取他們的選票和加速對他們的同化,而調整對華僑的國籍政策,改阻撓為歡迎,開放華僑申請歸化為印尼籍公民,有必要發給他們予印尼籍公民身份;又在1980年2月發布第13號法令,其第9條規定外僑只要符合1958年第62號法令第5條條款者年滿18歲,在印尼出生,有固定職業者,可申請歸化為印尼籍。已連續在印尼居住5年或不連續居住10年者也可申請歸化為印尼籍公民,申請者出示有關証件,手續費3000盾。對原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申請人,只要附上本人簽名聲明放棄原來國籍的聲明,即可歸化為印尼籍公民。1995年11月蘇哈托總統又發布第6號法令簡化外僑申請歸化為印尼籍公民的手續;1966年又發布第56號法令,讓已歸化印尼籍的丈夫或父親,其夫人或18歲以下子女自動成為印尼籍公民。
結果,1998年大約已有90%以上的印尼華僑歸化為印尼籍公民。蘇哈托新秩序對已歸化為印尼籍華人公民的身份証件標上〝O〞字,加以Non-pribumi的歧視。

六. 印尼民主改革的《2006年第12號印尼共和國國籍法》(UU NO.12 THN 2006)
1998年5月新秩序結束,印尼進入民主改革時代,第3位總統哈比比於9月發布第26號法令取消種族歧視條例,停止使用〝原住民〞(Pribumi)和〝非原住民〞(Non-Pribumi)的用語,重新審查領域不公正的法規。印尼政府於2006年制定革命性的國籍法《2006年第12號印尼共和國國籍法》(UU NO.12 THN 2006),以代替已在哲理、法律和社會學上不相適應於印尼社會發展和印尼國家体制現狀,而須予撤消的《關於印尼共和國的1958年第62號法令》。這革命性的新國籍法共八章46條(限於篇幅,本文不全抄所有條文),現只摘錄其中的第一章總則(Umum)關於〝印尼公民的〞定義如下:

Yang menjadi Warga Negara Indonesia adalah orang-orang bangsa Indonesia asli dan orang-orang bangsa lain yang disahkan dengan undang-undang sebagai warga negara。

此〝印尼公民〞的定義是由法律定的,而不是由膚色,種族和宗教信仰來決定。只要出生在印尼國土的人就是印尼公民,無原住民和非原住民之區別。
此國籍法關於〝純正印尼民族〞的定義如下:

Yang dimaksud dengan 〝bangsa Indonesia asli〞 adalah orang Indonesia yang menjadi Warga Negara Indonesia sejak kelahirannya dan tidak pernah menerima kewarganegaraan lain atas kehendak sendiri。

根據此定義,所有在印尼出生的外裔子女,不論是華裔、印度裔和阿拉伯裔等自動成為印尼本土民族,無原住民和非原住民之區別。
此國籍法撤消了荷印殖民地留下的有違本法的條款;也取消歧視婦女的條款,如與外國人通婚的印尼婦女可保留其印尼籍身份;印尼婦女與外國人通婚所生子女年滿18歲可自選國籍。
此國籍法關於印尼民族的定義也與1928年〝青年誓言〞印度尼西亞民族的概念是相稱的,為建構印度尼西亞民族(國族)奠定了基礎。

七. 印尼華人是印尼民族(國族)的組成部分
印尼從1602-1945年的350年被荷蘭殖民統治,各地各族人民在荷印殖民地版圖內受荷蘭管制的統一体制、法律、荷文教育有共同的歷史遭遇和共同奮斗爭取獨立的歷史使命;同時在20世紀受中國辛亥革命和印尼華僑民族主義者的感召而從1908年興起了印尼民族主義的運動—1908年在中華會館協助下成立印尼民族主義組織〝至善社〞(Budi Utomo)起,至1928年印尼各地各族青年在雅加達成立〝青年誓言〞,其口號是:
印尼是一個民族—印度尼西亞民族;印尼是一個國家—印度尼西亞國家和一種語言—印度尼西亞語以馬來語為基礎,並制定了印尼的國歌和國旗:大印尼(Indonesia Raya)和紅白旗。〝青年誓言〞的口號奠定了印度尼西亞民族(國族)、國家、語言、國歌和國旗。
參加1928年10月28日〝青年誓言〞代表大會的華人代表是蔡約翰、郭添興、王凱祥、廖全福、和蔣仁貴,他們與各族代表一起籌造、奠定了印度尼西亞民族(國族)、國家、語言、國歌和國旗的概念或基礎:印度尼西亞(Indonesia)。
印尼首任總統蘇加諾曾倡議印尼土生華人是印尼民族(國族)的支族(Suku);印尼新國籍法(UU NO.12 THN 2006)的印尼民族的定義也與〝青年誓言〞和蘇加諾總統民族理念相稱的。
祝願包括華人在內的印尼各族群同舟共濟共創多元文化宗教的溫馨的印度尼西亞民族大家庭—企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印度尼西亞民族。

參考資料:《印尼》(香港城巿大學)、《UU NO.12 THN 2006》、《印尼華僑史》、《現階段的印尼華人族群》、《五個世代》、《印尼焦點》、《印尼呼聲》等。

回國半個世紀隨筆

光蔭荏苒,我回國已半個世紀(1959-2009年),想當年我們是8、9點鐘的朝陽人,如今已是夕陽人!人生有幾多“半個世紀”的時光?
半個世紀,我們與祖國同甘苦,見証祖國和時代的變遷。
1978年鄧小平撥亂反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我國政局、經濟、文化、教育蓬勃發展,人民生活大為改善。1989年春夏之間以鄧小平為首中國共產黨克服了趙紫陽為代表的盲目照彷西方資產階自由—民主化的發展模式,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得維持下來。
今天,以胡錦濤為首的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並以科學發展觀,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民為本的中國新時期的社會主義巿場經濟的發展道路。我國已初步形成世界第四經濟体並邁向2020年小康社會,前途無量。
我們居港歸僑應立足香港,胸懷祖國,放眼世界;我們應促進台海雨岸的和平統一。我們應促進中印(尼)兩國和人民的友誼;我們祝願印、華族裔的和諧融合,形成溫馨的印度尼西民族。

上山下鄉

〝到農村去,到邊彊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革命青年有遠大的理想,志在四方…〞這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到農、邊彊運動的贊歌,它激勵千萬知識青年奔向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農村、邊彊、山區、海島去開發這些廣大落後的彊土。
1960年代初毛主席發出號召:農村有廣闊的天地,青年人在那里大有作為。1963年周總理又對高考應屆畢業生作上山下鄉的有錄音的講話:1963年全國在校高等教育學生已有21萬人,是上限了;還有應屆畢業生不能都上大學,他們須向社會就業。但是,當時我國城巿工業不發達,不能吸納所有應屆初、高中畢業生,他們必須面向農村,邊彊去就業,發展。於是,中央號召應屆業生上山下鄉,到農村邊彊去。
據廣州巿下珠江農塲知識青年(下稱知青)聯誼會於08年5月披露的資料顯示:從1961年至1969年全國上山下鄉知青一千八百萬人;又追溯從六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的1978年(改革開放前)全國上山下鄉知青二千多萬人。上山下鄉的知青遍佈全國農村、山區、邊彊和海島、漁村。上山下鄉的知青都具有初或高中程度的文化。他們向農村、邊彊、海島、漁村傳播文化知識,一定程度地改變,促進農村邊彊漁村落後的文化教育和愚昧的面貎,也增強了城鄉的聯係,促進我國農村社會的發展。
北京、天津、上海、杭州的知青奔向東北的北大荒、內蒙草原和西北邊彊;廣州的知青奔向粵北山區、海南和珠江三角洲;福州、廈門知青奔向閩西、閩北山區和粵北山區、海南去。我從廈門集美僑校到廈門杏林灣的海灘天馬華僑農塲去務;我同鄉,後來的伴侶也從廣州的执新女中到廣東珠江農塲去務農—我們把最寶貴不能再回頭的青春年華獻給祖國最需的地方。
我們在農村滾泥巴,春耕冒嚴寒、夏收夏種冒炎熱,五秋冒寒風而薰黑了皮膚,強了体魄。我們深刻體体會唐詩《憫農》的 〝鋤禾日當頭,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和滋味。
我們在豬舍牛棚、鷄鴨塲流血流汗;我們在稻草上蓋的簡陃校舍教農村兒童學文化;我們赤腳背葯籍給貧下中農看病送葯;我們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我們認識了中國以農立國的國情。我們在農田河邊的茅舍成家立室,生兒育女,我們理解土地是農民命根子的道理。
時間的流逝和時代的變遷,跨入1978年,鄧小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巿塲經濟,城巿工商業蓬勃發展,解放了社會生產力,城巿青壯年,知青不需要一定要上山下鄉才能就業。因此,知青上山下鄉運動就此告一段落。相反目前中國社會是農村青壯勞動力流向城巿,經濟較發達的省巿,如廣東與深圳特區。
但,我認為中國的國情還是農村落後於城巿,知青到農仍有可為,應不放棄。

我們生存的地球

我們生存的地球是太陽系第3近日岩石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也是唯一有生物存在的行星—生命的搖籃,生物,我們的家鄉。

地球是和太陽同時太約在45億年前由超新星爆炸後形成的星雲並凝聚成星雲團,旋轉並產生引力的熔融的行星,環繞年輕的太陽運行,外表冷却後凝固成岩石行星。地球的直徑1.2756萬公里,赤道周長4.002萬公里;地球表70%是海洋,分布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地球表面的30%是陸地。分布為亞歐大陸、非洲、大洋洲、南北美洲和南極洲以及無數島嶼。地球上空是高達7百公里的大氣層,主要由對生物無害的氮氣和維持生命的氧氣等所組成。地球的氧氣是由海洋藻類和陸地上的植物進行光合作而產生的。

地球是由一百多種金屬、非金屬元素所構成的,其中主要成分是鐵(35%)、硅(13%)、鎂(17%)、鎳(2。7%)、氧、氮、碳等凝聚而形成岩石行星,其核心主要是鐵、鎳等熔融的岩醬,並產生引力—地心吸力。

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1.496億公里,每年的1月4日是近日點,相距1.47億公里,7月4日是遠日點,相距1.52億公里。地球以反時針方向繞日公轉,軌道長9.4億公里,運行時間365天5時49分通稱一年。地球還以同方向自轉,一周需時23小時56分,通稱一天24小時。

地球處於離太陽1.5億公里,溫度攝氏15度的軌道空間,適宜於生命物質碳、氫、氧、氮和水進行有機化合而產生具新陳代謝的化合物胺基酸,並演化成有生命機制的細胞,細胞再演化成有生命機制的微生物、植物、動物和人類。所以,地球是生命的搖籃,生物和人類的家鄉。

地球與太陽正處壯年期,是生物和人類的幸運。可是,今天地球正在遭受人類盲目活動所嚴重破壞。自然資源的日益枯竭,空氣、海洋污染、溫室效應、海岸被海浪侵蝕、陸沉…都威脅生態的安全。

人類應反思反省,愛護地球的生態環境,才能與之共長存。


補充: 1. 地球的形成 2. 地球繞日軌道

憶回國深造的歷程

我1959年6月回國深造,追求光明前途。多少世紀,海外炎黃子孫受盡海外孤兒的辛酸,被歧視、欺凌,甚至生命、財產都不保。他們渴望有強大祖國的愛護,作他們的靠山。1949年新中國誕生,她朝氣勃勃的氣質、光輝的形象,吸引千萬海外炎黃子孫的認同、熱愛、擁護和支持,並回到她的懷抱。我作為一個普通平凡的小教,也不例外。這是中國歷史上繼國民政府复辦暨南學堂,後為大學,引起大批海外炎黃子孫回國深造之後的文化大革命之前最大批回國深造和回國定居的時潮。
決定回國深造之後,我作參加統考和經濟上的準備。1958年,我、溫南來、曾觀金、符瑞旺等年輕烈華校小教成立學習小組學習當時中國的政治時事:中共第八屇八中全會公報─大躍進和人民公社。我還自習數、理、化。此時,烈華校有家眷的老師利用業餘時間學習修理汽車、電焊等技術,以備回國之用。
回國需大批經費,也須繳清沉重負擔的外僑稅,每成人每年Rp1500.00,我是小教,薪金微薄,平均每天的工資不足於買1kg米(當時印尼邦加米價每kgRp25-30.00)。我只好節儉,縮緊腰帶過生活,把工資儲下作回國經費。於是,我不給母親1分錢,也不給她買1條莎蘢(印尼華婦傳統穿的下裳,邦加話稱Kaen),也不給家裡買1kg米糧。相反,我還得吃母親的,飯來順口吃。我多幸運!
回國,追求美好前途,我離開親愛的母親和雖貧窮而溫暖的家以及溫馨兄弟姐妹情,也放下心愛的姑娘和謝絕鄰居想把我招給漂亮女子的阿郎(男嫁往女家的婚姻)。當時回國是時代潮流,也是時代青年們的取向。
年長的娘婼母親不識字,沒什麼文化,卻很開通,通情達理地為了弟弟和我的前途而割愛允許我們回國,是多偉大的心懷!1959年5月中旬,母親預料我不久就會回國而主動開口問我:“幾時回國?”當她聽到我說:“6月7日”時,即刻驚呼:“還只有兩隻禮拜!”第二天,母親為我做單人褥子、褥單、被蓋、枕頭和抱枕,使我的睡覺問題有了著落。此外,母親還給我備了小針線和備了1瓶家井水、屋簷沙土,這使我可縫補衣服和萬一不合中國的水土,可喝一口家井水,沙土擦身,避邪保平安。母親這“作為”看來是迷信、愚昧,卻表達她偉大的母愛,對遠走高飛的兒子無微不至的關懷。大哥關切我回國,為我做大木行李箱及解決運輸問題;二哥代我繳還外僑稅Rp6000.00,解除我回國的稅務障礙;三哥送我2打椰刷子,是他能力所及了;五姐送我對中國很有用的車床鋼刀─家人全力支援我。
我回國的信息傳到同事和我教過的學生後,他們部分人把寫上留言的留念玉照贈給我:“祝你回國一路順風!”“願你學好本領,建設祖國!”,一位女同學特地走十幾公里路程的單車,親自把她寫上“祝你回國為人民服務,莫忘友誼。”的玉照給我,使我很感動。老師、同學們的留言鼓舞、鞭策著我,也表達他們對祖國的情懷。
1959年5月底學校把例行的週會作為歡送我們回國的歡送會,校董兼代校長周炳烈致詞:希望我們報效祖國,為人民服務。我代表回國老師致答謝詞:希望留下的老師安心任教,同學們努力學習:也希望老師、同學們有機會回國。否則,安心留下為華僑和印尼作貢獻。6月6日12點鐘是我上最後一堂五年上乙班的印尼史:印尼民族是於2000年前至1500年前由中國雲南遷徙經中南半島、馬來半島而散居於印尼群島的。下課後,十幾名同學簇擁送我離開教室,異口對我說:“張老師,祝你回國順風!”、“不要忘記我們!”等。我只好向他們招手呼應:“同學們再見,祖國見!”惜別他們。
6月7日是我們離鄉別井啟程回國的一天,早餐後,母親含淚送我步出門口,吩咐我說:“Ngi oi jago diweh!”(你要自重)我們匯集於烈港中華福利會。很早,五姐張積瑪冒著坐月(生孩子)的禁忌來探望我,三哥張石吉也來了。我們上車後,哥哥姐姐不停地向我招手,依依惜別的神情表露無遺。中午11點,我們回國的車隊驅動,把我們拋離了歡送的人們,經過並拋離我的村莊同德村,母親的村莊寶興村,又經過印尼村莊Sempan 、Kima、Kelapa,沿邦加最高的瑪拉斯山下,於下午4點鐘抵達文島中華福利會。晚上,我們拜會渣華輪船公司文島代辦處何先生,辦妥乘芝利華輪的船票等事宜。在文島一星期的侯船期間,有人上琴山參觀瑪腰墓,晚上看電影。我是小負責人,12日我二哥張石潮從勿里洋來探望我,我無時間和他一起吃飯,十分可惜!
6月13日是離境上芝利華輪的一天,我們很早收拾行李,也很早已來了從邦加各地歡送的親友。一部分回國的老師拉起嗓子唱《南洋頌》:“南洋,南洋,你是我們的第二故鄉,我們忘不了你,我們更永遠忘不了家鄉…“這懮傷的曲子,使正處於悲歡離合的人們淚濕顏瞼胸襟。11點鐘,年已65歲的母親、四哥、四姐也來到文島碼頭海關送我走,他們圍住我。12點輪到叫喊我的名字進入出境禁區(檢查室),母親他們跟著我到門口止步,凝望著:我被關員檢查護照、文件、搜身,並翻查行李,之後關員對我說:“Sudah pereksa boleh keluar”(檢查完,你可出境)我立即回望母親,她右手撐陽傘,左手擦眼淚。此刻我也情不自禁流淚哽咽對母親說:“媽,我去了!你們回去罷。”我話音末落,關員把我推出門外的碼頭上去而與母親、哥哥、姐姐離別了。
舢舨把我們從碼頭送上泊於海中的100多米長8000噸的芝利華輪,辦妥上船手續後已是下午4點鐘。我爬上船艙大而圓的窗口回首瞭望邦加島,看她似乎慢慢遠離我們,她越變小、模糊,最後只見到兩座高低不同的山峰也慢慢地沒入水天交接的水平線下─其實是我們乘的芝利華輪正在遠離邦加海峽,駛向新加坡的北上海中。
晚上,芝利華輪停泊於新加坡碼頭上落貨;第二天有不少回國升學的新加坡學生上船。芝利華輪於晚上驅動,航向東方茫茫的七洲洋(南中國海)。白天偶然見到從船頭前的海中冒起尖細的飛魚飛翔拋離芝利華輪,十分壯觀。這期芝利華輪載滿著分別從印尼的泗水、三寶壟、椰城、勿里洞、邦加和新加坡回國的學生和各階層華僑總共1千多人(回國學生近8百人)。經過7晝夜不停的破浪顛簸…有不少人暈浪。有一位泗水女學生因患感冒而逝世了,泗水回國的學生們向船長請願把她的遺體保留交給中國政府,幸好得到船長的尊重。我們回國學生亙相溝通,召開座談會,聯歡會,我們唱“我的祖國”、“東方紅”和“Solo河”、“Ayo Mama”等,表演舞蹈、手風琴等文娛節目。同船的還有一隊印尼參加柏林世界青年聯歡節的代表團,他們也不時在演練聯歡節的文娛節目。我們歡樂地分別奔向新中國和前往東德的航行。
6月21日芝利華輪抵達香港,泊於維多利亞港海中,上落貨和人員。我們不時見到啟德機場有飛機起降。22日芝利華輪又驅動,逆珠江北上廣州黃浦港,我不時向兩岸昂首瞭望─珠江兩岸經常有縱橫的支流被芝利華輪拋開;一簇簇的村莊,低矮的平房坐落在望不見盡頭的青綠色或金黃色水稻海洋中,十分美麗的田園景色─這就是聞名的珠江畔魚米之鄉。
6月22日夜12點鐘,芝利華輪終於抵達黃埔港碼頭,靠岸─我們回到祖國的懷抱。
我們正迫不及待地收拾隨身行李,不久,黃埔港海關人員和廣州華僑補習學校的接待員把我們引上黃埔港碼頭,隨後我們和回國定居的華僑分開兩隊,被區別接待。我們學生被分往廣州華僑補習學校、華僑大廈、新亞等旅店暫住,第2、3天才把我們分泒前往廣州、北京和廈門集美的華僑補習學校。
我、曾觀金、符瑞旺、葉南彬等幾名烈華校小教和200多名學生被分配到廈門集美的華僑補習學校就讀,並於6月28日由該校校長楊新容、教務主任陳瑞仁帶領乘京廣線轉鷹廈線鐵路,經過千水萬山,終於於7月1日抵達廈門集美的華僑補習學校。經過考試後,我、曾觀金、符瑞旺、葉南彬等幾名烈華校小教被編入高中一乙班,接受正規文化教育─回國深造遂告一段落。

牛年讀牛的性格

今年是牛年,全球華人鳴囉打鼓,載歌載舞迎牛年新春,表達對牛的深厚的恩情和一年之計在春的期盼。

在中華文化,牛是十二生肖中象征著健強—堅韌、刻苦耐勞—任勞任怨,和諧—穩重和光明晶落的形象。正如偉文學家魯迅以牛的性格贊美真理與正義感的銘言〝橫眉冷對千夫子,底頭甘為儒子牛〞。

所有民族皆以農立國,我國幾千年來, 直至今還是以牛作為種田犂田翻土的主要勞動力;牛還是人類十分重要的肉食和奶類食物的來源—牛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永作不朽的貢獻。

今天,我們應堅持中華美德〝儒子牛〞的精神這種氣慨來克服前路的種種艱險,為人民、社會、國家和人類作出更大貢獻。

冒寒風送溫情

2008年12月31日下午2時,香港邦加僑友會顧問曾昭祝老師,宣傳部葉南彬老師和秘書王才利醫生放棄寶貴的午休時間,冒寒風前來小寒舍探望病中的我,給我送愛心和溫情,我和老伴十分感動,感激他們。他們手提的膠袋是沉甸甸、金黃的橙和黑油油的葡萄進來。這些普通的水果卻表達了他們對我關愛的心和溫情,我吃了倍感甜香!

之前,這些賢鄉已不釋勞苦探望了年邁了的邦加僑友張慶安老師、年邁的香港邦加僑友會顧問周觀宏老師和病中的學長李恩恩等,予他們關愛,溫情;今又把關愛、溫情帶給我,怎不叫我感動感激呢!我頓時忘了病痛,增強我與病痛博鬥的能量和信心。

這幾位僑友會領導層,理監事胸懷廣闊,心底晶亮,我從他們和藹的神情和言談舉指中感到溫暖和得到教益啟示。他們對年邁,病患和弱勢僑友儒子牛精神的關愛精愛真可嘉,值得頌揚。

探望結束已下午4時,我不斷地感激,並送他們上電梯回去。我那誠實低調的老伴被這位鄉賢的到訪感動感激而讚譽〝他們好象烈華校校歌末段推崇的‘到社會上做個好榜樣’的人,真棒! 〞

象山邨老人

荃灣象鼻山下有小邨稱象山邨,它是由小房、中房的秀山、樂山樓和大房翠山樓三座所組成的公屋;這屋邨因處5號公路沿線,車輛嘈音高,有待改善。
象山邨的戶主居民絶大多數人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工人、地盤、商場上的基層勞工階層的生力軍,他們很多人曾是紡紗織布、制衣能手、水泥匠和賣菜餸,賣豬肉的先生女士;如今,他們都已是白髮蒼蒼的長者或病患老人了。有人估計,今日象山邨居民大約10%或以上是60、70歲以上的夕陽人;若是,豈不是是個老人邨或是香港老化人口的縮影或寫照嗎?
象山邨秀山樓屋邨管理處前側已是林蔭場地,設置一排排的紅坐椅供邨民遊休乘涼的場所。君若注意:早晨8、9點鐘人們返工上學時分,秀山樓前側的場地,紅坐椅已聚集不少青壯年人,他們有工人學生等巴士去返工上學,也有天真活潑的幼兒在媽咪或印尼女傭牽手下等保姆車去上幼兒園。此外,更有不少阿伯,婆婆,他們也在等巴士上街巿去買餸菜,有的就穏坐在紅坐椅上乘涼或你一言他一語在談話,有的人在閱報或抽烟…間中有一位看似摟抖的阿伯冒起來,掀起手腳,自言自語地打起功夫,好神氣。夕陽時分,象山邨各座樓前側場地的紅坐椅又坐着不少公公婆婆,他們悠悠自在地在夕陽照射下談天說地,又渡過一日時光。
象山邨的另一邊廂商場底層的飲食店旁的石板坐椅也有一群阿伯,他們有的在打喬牌打發時間,有的人在抽烟,有人在飲食,各適其適活動。
今日,見到象山邨日漸增多的阿伯或阿婆等中老年人士因患中風症而在各座樓前側場地上很艱難地手執拐丈蹣跚行走,有更甚者已不能行動,只好由女傭用輪椅推著前行。這些病患者昔日是強勞動漢,今日成‘呆子’;他們應得政府,屋邨,社會的關心、支助。象山邨的老人中心也有待更完善,加強對老人的服務。
祈福象山邨老人們享安康,長壽,渡過美好的夕陽時光。

慶賀印尼共和國誕生63周年

慶賀印尼共和國誕生65周年
1. 2010年8月17日是印尼共和國誕生64周年(1945年8月17日),祝印尼共和國繁榮昌盛,各族人民享安祥。
2. 印尼由十七世紀至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一共三百五十年被荷蘭殖民地統治、奴隸;經過印尼人民前仆後續的艱苦奮鬥,終於在1945年8月17日向全世界宣佈印度尼西亞民族獨立,誕生印度尼西共和國。
3. 包括華人在內的印尼開國元勳蘇加諾等人1945年3月制訂“殊途同歸”的印尼建國五項原則(Pancasila)─至高無上的上帝;公正和文明的人道主義;印度尼西亞團結;由協商代議的明智措施所領導的民主;對印度尼西亞全體公民的社會公正。
4. 印尼華人積極支援印尼的獨立運動: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後,印尼華人社會與論的新報,生活報,民主日報,鏡報等傳媒紛紛發表支持印尼的民族獨立運動,反對荷蘭再殖民統治印尼。當時印尼各地各階層華僑華人紛紛捐款捐物支持印尼人民的抗荷獨立斗掙。在印尼宣佈8月17日獨立宣言前幾天,蘇加諾等印尼民族獨立領袖曾在離雅加達40公甲的寧各洛小鎮得到華人饒怡祥提供房屋居住,保護並與各民族領袖一起籌備獨立的重要事宜。華僑華人以各方式在前綫支援印尼軍民,用鮮血,犧牲生命參加抗荷英的獨立戰爭。單在泗水抵抗英軍的戰爭中華僑華人犧牲5千多人。當時印尼共和國電台特別廣播:“在泗水保衛戰中,中國人和印尼人並肩作戰打擊殘暴的敵人;中國婦女跟印尼婦女一起在印尼紅十字會裏積極工作。”茂物華僑紅十字會與印尼紅十字會人員互相合作日夜為印尼軍隊救死扶傷。邦加華人溫敬多在Solo一帶組織中華運輸隊給印尼軍隊送彈葯,支持抗荷的戰斗。瑪琅華人曾瑞星和肖玉美組織青年服務團支援前綫軍隊。爪哇的栄利芬,梭羅,日惹,萬隆,諫義里…..等地的華僑華人都與印尼軍民並肩抗拒荷英殖民軍的殖民侵略戰爭,捍衛了印尼的獨立。1945年8月29日印尼中央國民委員會成立,有多名華僑華人代表參加,他們是林群賢,楊月明,陳寶源,肖玉蘭,葉全明,陳文安,英海金,陳粦如,黃義發,劉金和等。當時華人還參加印尼獨立時的首屆內閣,為印尼共和國的首屆政府的誔生作出了歷史貢獻—印尼共和國的誔生是印華兩族人民共同打造而成的偉大國家,印尼民族也是印華族共同凝聚而成的偉大民族。
5. 迄今,這建國五項原則(Pancasila)仍是印尼各屇總統治國的指導思想。正如現總統蘇西洛於2006年8月1日簽署新國籍法時所強調說的:“我們的憲法(指新國籍法)闡明法律之下全民平等,因此每個人,包括華人都享有作印尼公民的權利和負起的義務責任,現在不是區分不同種族人民的時候,也不是根據族群歧視人們的時候,讓我們建立起團結的精神打造強大的印尼。
6. 民主改革時期的現任印尼總統尤多約諾號召印尼各族群維護“殊途同歸”,團結和諧建設繁榮富強的印度尼西亞。總統說:“殊途同歸”即要有好公民,條件是─公民要有愛國情操、高尚品德、互助精神、有科學智識、和諧寬容思想、群體合作精神、反對強權和有環保意識。總統強調全民族的和諧,才能達到團結,才會強大、繁榮、人民幸福。今年連任的蘇西洛總統願包括華族的各族人民為印度尼西亞的繁榮富強作貢獻─民主,民族和諧的國家。

把愛國愛港者選入第三屆立法會

香港特區第三屆立法會議員選舉將於9月7日進行,這是根據基本法規定的選舉辦法:立法會共60名議員,即由功能組別選舉產生的議員30人,由分區直選產生的議員30名。立法會是將特區的立法機關,由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特區之欠居民中的中國公民組成(但非中國籍永久居民和在外國有居留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也可成為立法會議員,其比例只占20%)。
立法會議員行使以下職權:根據基本法和法定程序製定、修改和廢除法律;根據政府的提案,審議、通過財政預算;批准稅收和公共開支;聽取和辯論行政長官的施政報告,對政府工作提出質詢,等等。
一國兩制的設計師鄧少平指出:港人治港者以愛國愛港的香港人為主體;愛國愛港者的標準是尊重中華民族,維護祖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不損害香港特區的繁榮安定。
僑友們,是時候了,把你手上神聖的一票投給你鍾意的愛國愛港,擁護一國兩制、維護香港安定的侯選人,把他(她)選上第三屆立法會,行使你的權利和義務。

你認識太陽是什麼嗎?

太陽從東方升起,在西方落下,它那耀眼的光和熱給我們溫暖,給地球上的生物以生命,生氣勃勃。可是,你知道太陽是什麼天体嗎?
太陽是中型恒星,其直徑139.2萬公里,以反時針方向旋轉的氣体火球。構成太陽的物質幾乎全是宇宙最輕的元素氫(H),次為氦(He),形成擁有2 X 10 噸的質量,相當地球的30萬倍; 太陽的体積相當於108個地球。地球離太陽1.5億公里遠,從太陽輻射的光6分鐘抵逹地球,從太陽輻射的電子流(太陽風) 21小時抵達地球。太陽強大的引力牽引著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Sedna星和眾多的彗星環繞它運行,形成太陽系天体。
太陽好像大的熱核反應爐,由構成太陽的氫(H)和氦(He)在強大的太陽引力作用下形成氫(H)熱核聚變產生氦(He)原子; 氦(He)原子熱核聚變, 產生碳(C)原子; 碳(C) 原子熱核聚變,產生鐵(Fe)原子。以上物質熱核聚變反應中釋放熱能,光能和電能輻射於宇宙空間。其簡易熱核聚變反應方程如下:

氫(H)  氦(He)  碳(C)  鐵(Fe) + 熱、光、電能。

太陽進行熱核聚變反應中,其中心(太陽核心)部分產生高溫逹攝氏1500萬度,表面攝氏6000度。太陽表面洶湧的火焰,這現象稱”光球”。“光球”噴射的火焰稱”日冕” ; “光球”爆發的火焰稱”日珥” ; “光球”突然爆炸這現象,稱”太陽耀斑” ; “太陽耀斑”高溫逹攝氏1000萬度,並輻射電子流於空間,此稱”太陽風” ; “太陽風” 21小時抵逹球球,其電子流形成北極光。“光球”溫度低於攝氏2000度時呈暗黑色,稱太陽黑子; 黑子每11年一周期。
今日的太陽已存在約50億年,正處壯年;太陽可存在約100億年。如果構成太陽的元素氫(H)和氦(He)已耗盡,則太陽將膨脹,最終爆炸而形成星雲團;星雲團或又形成新的恒星。
(參考資料 --- 參考, 摘錄<太空> P。30-36 “太陽”文段)

我的母校--烈港中華學校

2007年10月1日是我母校烈港中華學校(簡稱烈華校)誕生一百(1907-2007)週年, 我油然憶起默唱默唱校歌: “邦加烈港島中央, 大家開個小學堂。 公雞喔喔啼喚醒睡夢, 天地已明亮。 校鐘響叮噹, 三三兩兩大家上學堂。 學校是個好地方…讀書要努力, 做事勤不忘, 有事相幫忙…離了母校到社會上做個好榜樣。” 這悅耳的曲詞旋律令我不忘。
烈華校是1907年烈港縣巿華僑仿效雅加逹中華會館(1900年發表興辦新式學堂公吞并於1901年成立了以國語為教學術語, 以現代科文化課程的新式學堂), 而創辦的烈港巿現代新學堂, 1918年這新式學堂規范化而改名為<中華學校> (CHUNG HUA SCHOOL); 印尼獨立後約於1952年中華學校的英CHUNG HUA SCHOOL改成印尼文: SEKOLAH TIONGHUA S-LIAT。
筆者所知有記錄的烈華校校董會負責人和校長是1927至1935年屇的分別是吳盛博和蕭伯熊先生/老師。 烈華校1918年已開辦至小學四年級, 1927年已開辦小學畢業班, 1942年日南侵之前, 烈華校已增設初級(3-4年)印尼文(當時稱巫文)和高年級的荷文課程成為中文, 印尼文和荷文三語的中華學校。 烈華校的畢業生已成為本校和烈港縣鄉郊初小華校的華文師資, 推動了烈港,邦加華文教育的發展。 同時期, 烈華校回來了一批從暨南大學等高等院校學成的學子, 他們是溫竟天、 溫敬增、 溫順英、 林新元、 李城元、 曾元明等而成為烈華校領導層和師資的生力軍, 推動了烈華現代, 華文教學的發展。 溫敬增老師還組建烈華校的童子軍, 任總隊長兼教練, 為烈華校的童子軍的發展做出貢獻。
1942年初南侵日軍佔領邦加, 所有(各類)學校停辦了, 下半年日寇把烈華校, 槟校, 里華校改做僑民學校, 執行日東洋殖民奴化教育, 以日語為必修課, 禁中國史、 地。 此期間文島華校, 鄉村華校完全停辦, 百份之90以上的華童失學, 華文教育處於中斷狀態。
1945年8 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 烈華校由華僑聯合會接管, 恢復中華學校, 1946年春復辦開學, 有學生約500名以上由溫竟天老師任校長。 1952年烈華學生已達千人左右, 比復辦時增長一倍, 并處於蓬勃發展的階段。
1952年是烈華迂迴發展關鋌的一年, 首先是校長溫竟天因是一位左派愛國人士而被印尼蘇基曼內閣政府驅逐出境回國, 致校長空缺; 二是某些師生就有關哲學 “人由猿演變的” 辯鬧成哄堂毆斗事件, 導致烈華校被蘇南(巨港)主管邦加當局封閉達40天(由6月20日至7月中旬), 經過烈華校主辦機構中華福利會, 師生, 家長和當地工會與有關當局嚴正交涉而獲解封復課; 三在烈華校遭封閉期間烈華校誕生新校董會, 由蘇悅義, 邺連書任正副主席, 周炳烈等為成員, 并聘梅仲嫻任校長。 烈華校復課後運作穏定并迅速發展。
烈華校在新校董會和梅校長密切團結合作而決定為使本校眾多小學畢業生在校校升讀初級中學而增設初中部。 董事會, 全校師生, 烈港僑眾學習社社員大家團結, 合作自力更生地進行義務勞動, 把校傍的大伯公厝搬遷, 平整遺址, 經半年奮戰, 終於擴建十幾間課室而成功地創辦了初中部, 實現本校和附近小學畢業生就地在烈華校接受初中教育。 1955年底烈華校第一屇初中畢業生誕生了。 他們共64名(53男11女—男生佔百份之84, 女生百份之16)。
烈華校自戰後1946年以來, 需每年接受鄉村初小學生和自1952年下半年增設初中部後須接納升讀高小和初中的學生300-500名, 截至1957年, 烈華校中小學生已達3700名, 增長達6。4倍, 即(3700-500)/500X100%=64%。 烈華校開辦共67班, 平均每班57名學生, 并須分上下午上課, 才解決課室, 學位緊缺的辦法。
烈華校的初中畢業誕生於每年6月和12月份, 他們走向以下前程:
1. 升讀高中於檳中或雅加達巴中, 八華學和巨中等。
2. 回國深造或就業。
3. 相當部分人留母校或在烈港, 邦加等地的華校(小學)任教
4. 成為烈港, 邦加, 印尼各行業的社會精英。
烈華校的初中部培養出來的學生, 成為60年代烈港各鄉村華校師資的生力軍, 進一步推動當地華文教育的發展。
烈華校的學生成份大約80%是錫礦工, 農人和漁民家庭子女, 20%是小商販, 小自由職業家庭子女, 他們都具有純朴、 勤奮、 孝順長輩和尊敬師長優良品德的群體, 不少人是品學兼優者。 烈華校的師資絶大多數非師范院校出身, 他們是學歷資歷不同的老中青的師資隊伍, 不少人是熱心并終身投入華僑教育者, 從校長, 教務主任都盡心盡力於教育工作。 例如1952年被驅逐出境回國的溫竟天校, 他還是我念高小時歷史科課任教師; 回國後他在長沙任教至病故。 1952年接任校長的梅仲嫻老師也是我初中三年的班主任兼語文(國語)科教師。 她離開烈華校后於1960年回國担任廣西南寧華僑補習學校副校長直至退休為止, 都不時要上堂教學, 烈華校六十年代未至七十年代初有一大批老師回國, 他們很多是資歷學歷高的老師, 如溫敬增、 溫敬達、 林賢德、 周觀宏等老師, 他們服從分配到農村去繼續任教或務農, 推動了農村文化教育的發展。 無數仍留在烈華校的老師, 他們學歷資歷較高者, 如林新元老師是熱心帶幫青年教師者; 葉錦華、 姚丁意、 梁金瑞、 何孟裕、 林炳合、 凌木咱、 溫任昌、 黃榮保、 陳群、 烈玉英、 楊念來、 崔瑞權…以及曾佐傑(代校長)他們多得不勝枚舉, 長期在故鄉烈華母校任教, 默默耕耘作無私奉獻。
烈華校的校董會代表人物是由五十年代初是董事成員的周炳烈先生他從1954年任主席直至烈華校1966年被取締時為止都是烈華校的支撐者和收拾殘局者。 周先生從1957年至1963年住校董會主席兼代校長, 他把大部份時間花在為烈華校的校董會職務和校長的校務上: 為烈華校出謀獻策, 制訂發展計劃, 擴建校舍, 聘請教師…等庶務一把抓, 不辜負烈港華僑, 華人對他的信任和期望。
周先生還以個人名義成立以華族子女為主的國民忠誠學校(Yayasan Pendidikan Setia Budi)。 為華族子女享有國民教育的權利。
周炳烈主席和無數烈華校的教師為烈港的華文教育, 傳揚中華文化功德無量, 令人敬仰。
1958年是烈華校大轉折期, 執行印尼當局禁止華校接受印尼藉學生就讀而把烈華校分校(一分為二):
1. 保持烈港中華中小學(SEKOLAH SD, SMP TIONGHUA SUNGAILIAT)讓華僑子女就讀;
2. 印尼藉民國民學PENDIDIKAN LEMBAGA-NASIONAL 供印尼藉學生就讀:
1966年蘇哈托新秩序執行對華僑, 華人強制同化政策, 禁絶他們與中華文的聯系, 而於3月份取締包括烈華校的所有印尼華校, 華文教育中斷, 烈華校被原住民作居所, 蕉園。
烈華校自1907年誕生至1966年被取締的59年運作中, 經歷坎坷歷程, 她桃李滿天下, 為烈港, 邦加, 印尼, 中國及至世界培育無數華文華語人才;特別是她為本校, 烈港, 邦加培育無華文師資, 對邦加華文教育的發展, 中華文化的傳播作出了歷史意義的貢獻。
以下是烈華校自1927年有記載的校長和董事會負責人芳名:
年份 校長 校董會主席 備註
1927-1935 蕭伯熊 吳盛博 董事會會長
1935-1942 吳光耀 黃榮利 董事會會長
1942-1945 溫敬增 日佔期, 烈華校被日冦改為僑民學校
1945-1952 溫竟天 先後由華僑聯合會, 中華福利會接管
1952-1957 梅仲嫻 蘇悅義(1954年蘇回國後由周炳烈接任董事主席
1957-1963 周炳烈(代校長) 周炳烈
1963-1966 曾佐杰(代校長) 周炳烈
烈華校的主辦機構, 學校編制:
校董會 校 教務處(教務主任, 班主任和科任教師) 總務處(總務主任, 會計, 出納和教學以外一切校務)
2006年邦加-勿里洞省華社精英向邦加-勿里洞省省長呼吁政府把舊華校開作華族, 民族語言, 國民三語(印尼, 華語和英語)學校。
願包括烈華校的舊校枯木逄春, 再貢獻社會。

孔子學院

我國偉大教育家,哲學家孔子誔生2556年了,他又周遊列國—今日世界36個國家設立了孔子學院,孔子像企立於孔子學院內。

中國政府2004年順應世界漢語熱,向海外推廣漢語教育,在南朝鮮首府首爾創一所孔子學院。不到2年,孔子學院在世界各國已發展81所,遍布亞、非、歐、南北洲和大洋洲,還有99家外國機構和大學在申辦中。在取得以上成績後,中國“漢辦”規劃一個更大宏偉藍圖,預設於2006年底和2020年分別創辦100家孔子學院,以滿足形熱發展的需求。

中華文化作為人類文化的一元,有義務增加人類生活的色彩,為世界未來的和諧與和平作更大貢獻—孔子學院正在逐步發揮這功能。

據中國教育部今年統計數據顯示至今一百多個家2500所大學教授漢語,學習漢語的外國學生,人士已達3千萬人,來華學習的外國留學生已11萬人,參漢語水平考試的人已達50萬人。因中國經濟以10%的平均水平增長,成第4大經濟體,引起外國的漢語熱。

中國“漢辦”估計2020年學習漢語的外國人將達1億人,這需要至少5百萬名漢語師資。僅美國2400所中學高中就需要至5千名漢語教師。目前中國有對外漢語教師資不足5千名。中國正在大力解決漢語師資的矛盾。

今天的孔子學院已完全不如春秋孔子時代私塾了,而是現代規範的華文教育。孔子學院還扮演海外友好的使者的角色,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的精華如語言、文化、儒家思想、文學、藝術、哲學、中醫葯、政經等的文化体系。

談邦加華文教育

一. 邦加地理、社會、歷史概況
邦加位於蘇島東南東經106度、南緯6度,有13230KM²的美麗海島,因藴存豐富錫礦,有”錫島”之稱。公元8世紀邦加已隶屬巨港Sriwijaya蘇丹所管轄,2001年印尼將邦加編為第31的邦加--勿里洞省邦加縣(Kb.Bangka)邦加居民主要是馬來人(Drang Melayu)和華人(Drang Tionghoa)。首任邦加省長稱:邦加是唐人番人一樣的地方。

邦加在明朝末期已聚居眾多華僑。他們從事種植胡椒、橡膠、淘錫和經商。15世紀巨港Sriwijaya蘇丹已授邦加華僑經営錫礦業。1814年荷蘭人從英國人手中奪取邦加勿里洞統治權後,壟斷錫礦業和胡椒、橡膠的對外貿易。荷印(殖民地)實行對馬來人、華人“分而治之”政策把他們分離居住管理。1850年邦加荷印當局為大開採錫礦,向香港、廣州、汕頭、廈門等華南地區招契約華工,俗稱“豬仔”來邦加、勿里洞。華工在邦加披荊斬棘開採錫礦。契約屆滿,絶大多數華工居留邦加與當地華僑婦女和少數馬來婦女結緍,誔生了後一代僑生。隨着時間的流逝,邦加華僑社會群体形成了.

二. 邦加萌芽的華文教育
在Sriwijaya蘇丹王朝時代的邦加只有少數王公貴族子女才享有印度—阿拉伯封建文代教育。荷印當局歧視華僑,對華僑子女實行愚昧政策,禁止他們在荷文學校和荷印學校(荷印當局為馬來人子女開辦的荷文、印尼文學校)念書,置他們處於愚昧無知,便於奴隸統治。邦加華僑不屈服於荷印當局的歧視和對華僑子女的愚昧政策。邦加華僑不忘為子女傳掦中華文化,模仿祖籍家鄉辦法開辦家庭教師教育(少數富裕家庭)和私塾(私塾是舊中國民間私人辦教育,其課程是由秀才,文人向學生傳授孔孟儒家思想的文化教育)。隨着時間的推移邦加華僑更進一步開辦義學(是團体的私塾式的文化教育)。這三種華文教育是邦加萌芽華文教育雏型。雖然它很落後,但在當時的社會,歷史環境下,它起着為華僑子女傳揚中華文化,使他們認知祖國,愛國和團結、凝聚華僑有一定的貢獻。

三. 邦加現代華文教育的誔生
荷印殖民地的邦加華僑社會,尤其是華文教育,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特別是受到雅加逹中華會館1900年發表興辦現代華文教育新式學堂<巴城中華會館興辦學堂公啟>的影响。公啟如下:

“以四千余年神明之胄,遠處海外,番其舉止,番其起居,番其飲食,番其禮法,華語且不識,遑知有中學。詩書且不讀,遑知有孔孟,其弊隨地有之,而且巴城有甚。盖巴城立埠數百年,華眾數十萬或生長于斯,或服賈是邦。閩人也,客人也,廣人也,恒格格不入。除貨物交易外,老死不相往還,秦越肥瘠,絶不關心,可嘆者一。金德之院,安笻之廟,男女膜拜,泥首禱祀,絡繹不絶。獨於二千余年之教主,則耳不聞其名,口不誦其經,心不儀其形。其有終身不履中土者,更不知有大成之殿與至聖之稱,悖道而馳,可嘆者二。義學之設,二百余年,訓蒙之師,所在多有,求能造就一二聰穎子弟,誦習經文,發明文義,講求掌故,屬綴詞章,已不可得,滅聰塞明,可嘆者三。有此積弊,坐視不顧,論種類則自生自滅,論聖訓則或存或亡,豈不哀哉!某等不敏,獨拳拳於會館孔廟學堂諸端,正為此也。今既荷蒙政府允許給予開辦,集眾公議;于會館中先設立小學校一區,變通中國辦法,參以東西洋教科章程,詳立科表,教以認字,串字,習算,作論,以及東西各國語言文字之入門,天算地與之初級,分班按序,日新月異。凡眾商子弟,酌量捐資入學,以擴見聞,將來經費既充,擬推廣於荷領各州府,而巴城特總其焉。庶幾風氣所開,人皆務實,由幼學而普通,由普通而高等,由高等而專門,十年以後,人才蔚起,雪野蠻之耻,洗半教之名,是幼學一科為巴城育才之始基,實即寰宇太平之成算。凡我同志,想不河漢斯言,僅將簡明章程,節錄於後,以冀太君子快睹而獎成之,某等幸甚,大局幸甚……”(錄自<印華教史> P.31)

公啟發表後,中華會館1901年成立新式(現代)學堂,設校長統領校務,以國語作教學媒介語,以國語(中國語文),算術,珠算,常識,自然,音樂(唱歌),体育,美術(圖畫)等現代科學文化知識作課程。這現代課程使學生學以致用,走向社會諆生。

雅加逹中華會館現代學堂的成立,標誌着印尼現代華文教育的誔生,震撼邦加華僑,紛紛模仿雅加達中華會館創辦現代學堂,採用現代科學文化課程。邦加20世紀初有成立現代學堂的地方是:烈港龍眼村於1905年成立同仁學堂;勿里於1906年,檳港於1907年,南榜下寮於1907年,文島於1909年成立了現代學堂。烈港(巿區)成立現代學堂於1907年(<印華教史>P.45)或於1911年成立“啟智學堂”(“魂書” P.300)。此外,從1912年至1926年間,邦加華僑聚居的縣巿、鄉村相繼成立現代學校中華學校或以地命名的學校。這標誌着邦加華文教邁入了現代文化教育的範疇了。

四. 荷印當局遏制,打擊邦加現代華文教育
荷印當局遏制,打擊現代華文教育,1906年放棄行不通的對華僑子女愚昧政策,責成各州政府成立不設華文和中國史地課程的荷文荷華學校(Hollandsch-Chinesech School)和教會荷文學校(Broeder School),讓華僑子女就讀,以爭奪社會華僑子女和正在華校念書的學生轉學於這兩荷文學校。1908年邦加荷印當局在檳港,烈港,里洋,文島成立教會荷文學校Broeder School,有眾多的荷籍華人子女,中上層華僑子女就讀。Broeder School 是公立學校,資金雄厚,設備良好,教師多是荷人神父。(有人稱它是“神父學堂”)Broeder School 的學生得如下政府優惠:學生可前往雅加達或荷蘭讀深造;留在邦加的華亞生可任荷印公務員等待遇。荷印這項政策在一定程度打擊,梢弱了華文教育。荷文報紙幸災樂禍地報道:“荷印政府設荷華學校之步驟已收奇,在數年內中華學堂將自行消滅。”此外,荷印當局還對華校嚴厲的監管,嚴厲審查華校教科書,書籍,對教師進行監視,甚至驅逐有嫌疑的教師出境。邦加荷印當責成華校把荷文列入課程。烈港校在綫前把荷文烈入高小年級課程。

五. 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促進華文教育的發展
1919年孫中山領導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國,這極大地提高邦加華僑的民族覺悟和激發他們興辦現代文教育的熱情,也把所辦學校冠以“中華”而成“中華學校”,學校禮堂懸掛孫文象,表示學校的歸宿和對國父的尊敬.國民政府鼓勵華僑辦華僑教育,歡迎華僑學生回國深造,1918年復辦暨南學堂,1927年增設大學課程。不少邦加同學來暨南或其它學府深造,1935-1942年有大批邦加同學從暨南院校學成回邦加成為華文教育的領導層和師資的生力軍,極大地推筋邦加現代華文教育的發展.在辛亥革命期間有一些革命志士來邦加宣傳革命和參與興辦華文教育,任教師,如1907年李夑和在檳港建夜校,一面教書一面宣傳革命,組織同盟會;1913年李光前在勿星里詳建現代平民學校,發展華文教育,宣傳革命,此外,國民政府對邦加辦學有突出貢獻的華僑給予獎勵,1919年給興辦邦加錫蘭(Sungai Selan)華文的黃彩華,鍾肇聲獎章。(<印華教史> P.51)

1919年北京大學爆發五四運動,提出反對帝國主義,惩辦賣國賊、提倡白話文和科學的口號也激發加華僑與舊文化決裂,拋棄課程文言文教學,用白話文,新文化課程代之,逐步邁入現代華文教育的範疇。


六. 邦加華僑學童的華文教育普及率和水平尚低
20世紀二,三十年代邦加華僑子女接受華文教育尚未普及,也只是初小,小學水平. 據荷屬華僑總會(領導華文教育的華僑機構)1928年以<荷印華僑教育鑑>調查顯示:1919年與1926年邦加的華校還是小型,簡陃,師生少。有的學校只有幾十名學生,多則一兩百人,教師幾而且只是初小,小學。總會記錄1926年邦加有華僑67398人,華校學生1380人,學生只佔人口的2.04%,華童的人學率佔10.2%。這時期全印尼華僑810470人,華校學生31441人,學生佔3.88%。同時期外國,如美國,英國學生佔人口的8%、德國、法國16%、日本13%。相比印尼華僑,尤其是邦加華僑子女受教育的比例很低,也只是小學水平。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現代華文教育是項新生,復雜,艱巨的教育工程;當時邦加華僑社會,主辦教育的機構的見識,經濟能力,組織能力和經驗尚處於啟蒙幼弱階段必然的結果。

七. 持續發展的邦加華文教育
1930-1942年日南侵之前,邦加華僑人口和華僑學齡兒童持續增長,屬於戰略物質的錫(Tin),橡膠和胡椒產業經濟相當景氣,華僑經濟寛鬆些,有利於華文教育的發展。邦加城鄉華僑為滿足聚多學童學位的需求。都在擴建或新建具規模的華校。例如勿里洞於1906年成立於福德祠廟房的學堂,校舍只能容納數十名學生。1908年移地於板意路新建大型校舍並不斷擴展,至1938年可容納8百名學生。其它如檳港,烈港,南榜,流石,文島等縣巿華校也擴建或新建具規模的校舍。此外,鄉村華僑聚居區或巴力(礦區)也興辦正規的華校,如檳港鄉郊的磚瑤、協和、勿索、黑水村、九蓮塘等有十多所鄉村華校;南榜除上下寮之外,有十多所鄉村或巴力(礦區)華校;烈港的鄉村華校有中立、東興、錫興、新華、斥閣、人各(18號巴力—礦區),拉影、寶興、甲興、同德、南平、馬不、井眼村、加拉禾、老九分、九百字、勾拉橫、釣魚灣共十八所大小不等的華校。總之,此期間邦加華僑聚居城鄉除沙橫,高木縣城外,都幾乎遍佈了華校。

八. 日佔期邦加華文教育處黑暗時期
1945年2月南侵日軍佔領邦加,所有學校迫停辦。日佔領導命令城華校如烈華校,里華校, 檳校復課,把華校改作“僑民學校”,執行日本東洋軍國主教育。日語列必修課,禁止教中國史地。復課的城巿“僑民學校”師生銳減,鄉村華校,文島華校完全停辦了。此期間邦加90%以上華僑兒童失學,華文教育窒息。日冦還大捕邦加愛國僑領和文化人如李光前,淩瑞銓被殘殺,不少被囚禁在集中營受酷列,折磨至死。

九. 荷印聯邦區的邦加華文教育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17日印尼宣布獨立,誔生印尼共和國。荷蘭在英美支持下組成荷印聯軍重新佔領殖民統治印尼。1945年底荷英聯軍登陸邦加,邦加成為荷印聯邦區(荷蘭佔領的地區成立荷印聯邦政府,稱聯邦區印尼共和國控制的地區,稱共和區)經濟,文化教育復蘇,中華會館等華僑社團恢復活動,復辦華文教育。檳港、烈港、里洋、南榜上下寮、流石、錫蘭等以及鄉村的華文教育都在復蘇中。沙淇、高木也辦了華校,填補中當地華文教育的空白。

荷印聯邦當局為鞏固聯邦區的控制,爭取華僑的支持而拉攏華僑,採取對華文教育轉戰前稍為寛鬆的監管政策,對經濟有困難的華校給予每各學生津貼荷盾1.5-2盾,並規定華校須把印尼文列入必修課,3年級以上印尼文每周3節課時以上;3年級華文每周3節課時,4-6年級4節課時.荷印聯邦當局也復辦檳港、烈港、里洋的教會Broeder School,爭取華僑子女就讀。

邦加從1946年華文教育復蘇直至印尼共和國時代的1955年華文教育不僅發展,而且提升至中等教育的水平。例如檳港中華學校於1946年復蘇時有學生約1千多人,1947年增設初級中學,1954年又增設高中部,成為一所完整的中華中小學校,並分為二單元:檳港中華學校,簡稱檳校和檳港中華中學,簡稱檳中。烈華校也於1952年增設初級中學,里華於1954年,文島華校於1950年增設初級中學. 此外,鄉村華校烈港寶興中學於1947年重建,開設小一到高小畢業十二個班級,是完整的小學校,解決了本村和附近甲興、同德、南不村初小學生升讀高小課程的需求。

十. 邦加業餘華文教育
日佔期間90%以上邦加兒童失學;他們在戰後已超齡,不能入正規華校念書了,成為失學青少年。1949年檳港,烈港一批關心上述青少年就學問題的僑賢成立<僑眾學習社>,辦義務業餘夜校讓他們利用業餘晚上時間接受文化教育。義務業餘夜校課程是中文、印尼文和政治時事等。眾多的社會青少年和社會人士踊躍參加學習。檳港,烈港,里洋等縣級華校是義務業餘夜校校舍。五十年代中最蓬勃發展時期共有八千人參加業餘夜學習,約佔當時邦加華僑人口的5%。義務業餘夜校起着為華僑掃盲的作用。邦加義務業餘夜校於1966年被蘇哈托新秩序所取締。

十一. 印尼共和國時代的邦加華文教育
1949年12月27日荷蘭和印尼共和國達成協議:荷印承認印尼共和國,印尼共和國成為完全獨立國家—華文教育跨印尼共和國時代。

1955年至1958年上半年是邦加華文教育最蓬勃發展的時期,檳港、烈港、里洋、南榜上,下寮等縣級或鄉村有華校的學位座無虛席。烈華校最典型例子,1946年復辦時有學生近千人。此後它須每年接受由鄉村十八所學校初小學生轉來繼續高小課程大約有3百至5百人。1957年烈華校小學,初中學生已達到3千7百多人,教師70多人之眾,共有67個班級,平均每班57人。此外烈華校必須分上下午上課,才解決學位緊缺的辦法。其它某些縣級華校也有類似烈華校的情況。1957年全邦加約有華校84至96所。根據前烈華校代校長業董事長周炳烈先生於1958年上半年民烈港巿前荷人縣樂部對我們教師(當時本人任烈華小教)說全邦加有華校96所,學生2萬1千人。(又根據 “魂書” P.293說邦加於1956年有華校八,九十所;<印度尼西亞華文教育發展史>記錄邦加於1950年代中期有華校84所,學生2萬7百人)。就以周先生說的數目為准吧,能從當時11萬7千人的邦加華僑人口中求出華文教育學生佔華僑人口的比例和華僑子女華文教育的人學率了。如下:

設1958年11萬7千人邦加華僑的學齡兒童和青少年佔人口的1/5或20%:
1. 邦加華文學生佔華僑人口的比例:17.5%
(21000人(學生)/117000人(華僑人口)=17.5%)
2. 邦加華僑兒童和青少年的華文教育入學率:89%
(21000人/117000人X 20%=89%)

學生佔華僑人口的17.5%,華僑兒童的華文教育率已達到89%,這指數比1926年學生佔人口的2%和兒入學率10.2%有很大提高。

此外,邦加於1950,60年代中華僑兒童的小學男,女生比例幾乎相等,但是初級中學男生高,女生低. 如下例:
1. 1957年6月,寶興中華學校(小學)男生佔50.5%,女生佔49.5%;
2. 1957年6月,南不中華學校(小學)男生佔58%,女生佔42%;
3. 1957年12月烈華校第一屆初中畢業生,男生佔84%,女生佔16%。。
(參考1957年6月1日寶興中華學校,南不南學校 “6.1”兒童節相片;1957年12月烈華校第一屆初中畢業生相片男女生人數比例計算)
以上指數顯示邦加華文教育有長足的發展。

十二. 中國對邦加華文教育的影响
中印兩國於五十年代初關係良好,1951年中國派劉亞樓駐邦加檳港領事,劉領事經常視察各埠華校,勉勵華僑辦好華文教育、同學努力學習、老師做好教學工作和歡迎同學回國升學等。新中國的形象和列領事的講話極大地鼓舞邦加僑團和師生。從1951年至1966年回國的邦加同學大約佔初,高中畢業生的20%左右。1955年周總理在萬隆接見各地華校校長講話指:選印尼國籍的華僑應效忠印尼,他們是嫁人的兒女;周總理主張華文教育應面向印尼。但邦加各華校未能依照總理的主張把華校辦完全面向印尼,因當時社會歷史條件所限的結果。


十三. 印尼的華文教育政策
1949年12月27日印尼共和國完全獨立,着手制定外僑教育;主要是華文教育的監管政。自1950年至1958年基本制定如下政策:
1. 1950年撤消荷印聯邦政府對華校的津貼;
2. 華校須把印尼文列入必修課程,小學3年級起至少每周3節課時,5-6年級印尼史,地2節課時/周;
3. 禁止不適用於印尼的教科書,書籍;
4. 1955年起華校教師須印尼文考試合格者;1957年起華校校長須通曉印尼文;1958年起華校教師須取得文教部發教學准字;
5. 1958年下學期起禁止華校招收印尼籍民學生。
1958年4月印尼當局規定只准印尼十七地區158個地點保留華校,邦加是其中一地點,邦加有關當局自1950年起逐步執行以上有關政策。並於1958人下學期起接管人邦加縣級以下(鄉村)華校,或把它改為印尼國民學校(Sekolah Nasional)或把它關閉。 以烈港為例,當局把十八所華校接,有的改為國民學校或關閉,下例:
1. 烈港東興中華學校於1958年下學期接管改為東華國民學校(Sekolah Nasional Tunghoa)。
2. 烈港南不南華學校(Sekolah Nahoa Rampur)關閉。
1958年下學期,邦加當局把縣級重點華校一分為二:中華學校和印尼籍民(國民)學校。以下1,2例:

1. 保持華校: 烈港中華中小學校(Sekolah SD.SMP Tionghoa Sungailiat),供中國籍學生就讀;
2. (印尼籍民)國民學校Sekolah Nasional,供印尼籍華裔學生就讀。
經分校後,1958年下學期,邦加保苗華校是檳校,檳中,工農學校,烈港中華中小學,里華,文化,下寮華校等.此期間邦加華校和學生銳減。

1960年印尼政府發布第10號總統法令禁止華僑在縣以下地區經營商業,迫使他們舉家回國,也導致華校生銳減,邦加華文教育衰落下去。

1965年蘇哈托任印尼第二任總統,執行對華僑華人強制性同化政策,斷絶他們與中華文的聯係,1966年取締包括邦加的所有印尼華校,華文教育中斷。

十四. 邦加華文教育的貢獻
邦加現代華文教育自20世紀初誔生,經歷荷印殖民地時代,日佔期和印尼共和國時代,是坎坷的華僑教育的興衰史—她為邦加華僑華人傳揚中華文化,為邦加,印尼和中國培育了無數優秀人才,作出了十分有意義的歷史貢獻。

十五. 邦加印尼國民華文教育
1999-2005年
1998年5月蘇哈托總統下台,印尼邁向民主改革時代。1999年5月第3任總統哈比比發布第4號訓令:允許學生選修華文,10月文教部發布第269號條例:民間可辦華文補習班。第4任總統瓦希德執行多元民族文化,允許華人辦華文教育。2001年教育部長頒在法例:民間可辦華文學校。

在此上前提下印尼各地華逐漸創辦華文學習班,補習學校和三語(印尼文,華文和英文)學校。邦加於2001年一些華辦的國民學校。如烈港忠誠學校(Yayasan Pendidik Sekolah Selia Budi)設有每周2節課時華文課程;烈港Bakung Sekolah Sriwijaya國民學校也設有每周2節課時華文課程;檳港Pembina國民學校等酝酿開設華文課程。此外,檳港鄉賢溫其琳,曾昌欽等創辦了<同心漢語同樂園>華文補習學校;烈港丁玉美老師開辦華文補習班。

印尼教育部校外付教育處長Sudrajat先生於2003年在出席檳港華文教育師資培訓班結業禮上說話指中國是世界重要國家,為了能與中國建經貿,他號召邦加華人學習華文和辦華文教育,為邦加和印尼作貢獻。邦加華人任重道遠,應負起歷史責任,不懈努力投入於華文教育,為子孫後代造福。

十六. 邦加華文教育主辦機構、學校編制、學制、課程和教材
邦加華文教育是華僑教育由當地華僑社團中華會館(客屬、潮屬、閩屬會館的結合体)組成董事會籌集資金興辦的。董事會設立校長統領校務,校長以下設教務處和總務處,其結構方程如下:

中華會館董事會校長教務處(教務主任,班主任和科任教師)
總務處(會計,出納等教學以外的事務)
學制與課程:
學制,分:學制分幼稚園,小學(初,高小),初,高中。
課程,分:1. 幼稚園—幼稚園屬學前教育,其課程是讓幼兒於園中過集体生活:學說話、看圖、標本、識字、皆遊。
2. 小學,分初級小學,課程:國語、算術、常識、自然、音樂、美術、体育、印尼文(3、4年級)
高級小學課程:國程、算術、印尼文、珠算、自然、中國史、地、印尼史、地、体育、美術。
3. 中學(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初中課程:中國語文、印尼文、英文、算術(一年級)、代數、物理、平面幾何、中國史、地、生物(動植物)
高中課程:中國語文、印尼文、英文、代數、解析幾何
三角物理、生動(動、植物)

邦加華校的教科書
邦加華校的中文教科書小量用中國,香港商務書局出版,多用雅加達上海書局和世界書局印華版本的中文、中國史,地、代數、物理化學等。印尼文教科書採用印華版<天南宣笩>,1954年採用印尼政府指定印尼國民學校用的印尼文版本。此外,各華校酌情編講義教材。

十七. 邦加華文教育的師資問題
邦加華文教育萌芽時期的家庭教師教育,私塾和義學階段的師資多是由閩粵來的落第秀才或有文化的人士擔任,20世紀成立的現代華文教育學堂,學校多由南來的學人,辛亥革命志士,他們一面宣傳革命和任教,同時邦加本土小學畢業生也成為城鄉初小華文教育的師資生力軍。戰前由留學中國回邦加的同學也成為現代華文教育學校領導和師資生力軍。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有一大批由雅加達,巨達的中華畢業生來邦加任師資,同時期邦加本土初中畢業生也成為城鄉小學的師資主要來源。這些師資絶大多數非師範院校培養的教師。

十八. 邦加華文教育的經費
邦加華文教育屬華僑社團的學校教育,它的辦學經費完全由華團團体、商賈、仁人贊助和向社會募捐及學生學費的數入。因此,教育經費是比荷文,荷印和荷華,教會學校是比較差的。尤其是鄉材華文學校更差,因無商賈的贊助。因此,邦加華文教育是華僑勤儉辦教育的体系。

十九. 邦加重點華校掠影
1. 檳港中華學校
檳港中華學校於1907年由南來革命志老李燮和成立夜校,1911年演變為中華學校的中華會館屬下學校,此校於1919年有學生130人,1926年180人。1946年復辦時有學生1千人,1946年增設初中,1954增設高中部成為邦加具賛模的中華中小學(分2單元:檳港中華小學,簡稱檳校和中華中學,簡稱檳中)檳港中華學校桃李滿天,中國航天專家一李春先生是此校校友。

2. 檳港工農學校,簡稱工農學校
工農學校於1950年由中華福利成立的中小學校。此校辦學宗旨為工農子女進行文教育,實行對工農子女助學金獎勵,1956年有學生一千多人。此校1966年為當局接管作國民學校(Sekolah Swadaya)。

3. 檳港國民學校
國民學校屬國民黨屬下書報社辦的中小學校。此校教學宗旨弘揚中華文化。 由於學生源少,此校於1958年停辦。

4. 烈港中華學校,簡稱烈華校
烈港中華學校的成立有二種提法:1. 成立於1907年中華學堂(<印尼華文教育發展史>P.45) 2. 1911年成立 “啟智學堂” (“魂書”P.300)(兩者有待進一步考証)。 烈華校在戰前已有學生幾百人。日佔期間被日軍改為 “國民學校”。戰後恢復中華學校有學生近千人。烈華校於1952年擴展校舍,增設初級中學;每年秋開學須接受鄉村共十八所初小華校學生代高小課程,至1957年有中小學生3千7百多人(教師70多人)共67個班級,每班平均57人;烈華校上下午上課。
烈華校校歌主題是:同學讀書要努力,做事功不忘和相幫忙,走向社會做好榜樣,烈華校桃李滿天下。

5. 里洋中華學校,簡稱里華
里洋中華學校前身勿里洋學堂,始建於1906年,1912年改各中華學校。學校初成立時只有幾十各學生,4名教師。1914年新建校舍於里洋板意路,1938年有學生8百多人。日佔期被日軍改為 “僑民學校”,戰後恢復中華學校,1946年有學生千多人,1954年增設初級中學。里華重視國語正音教學,桃李滿天下,前中國駐印尼大使館代辦鍾慶發是里華校友。

6. 文島中華學校,簡稱文華
文島中華學校西邦加重鎮重點學校之一,它誔生於1910年的文島學堂,1912年改名中華學校,1940年有學生3百多人,日佔期停辦,文華於1946年復辦學生大增,它的辦學宗旨為 “育人為本”,貫彻 “勤學、守紀、強身、重德” 和 “嚴 謹、團結”的方針和校風。文華於1950年增設初級中學,負起西邦加華文中等教育的重任。文華培育不少優秀的人才,邦加華文工作者翁紹珠是文華校友。

7. 南榜中華學校
南榜是西邦加重鎮之一的錫礦區,漁村,於1907年已成立華文學堂, 1930年各礦區共有10多所大小不等的中華學校,其中最大的是上,下寮中華學校,可開辦到高小畢業課程,其課程重點是國語,印尼文,算術。南榜各礦區(巴力)華校多為小型,教師也須復式教學,他們的工作比城巿華校教師艱苦些。

二十. 編後語
<讀邦加華文教育>拙文是敍述邦加華文教育籨萌芽階段經歷了荷印殖民地時代,日佔期和印尼共和國時代漫長曲折,坎坷的歷程。希望關心邦加華文教育的朋友能以溫故知新地認識,了解這歷程,緬壞並繼承我們先輩在各個不同時期都以堅毅不拔地為子孫傳揚中華文化而興辦華文教育。華僑教育已不復存在;印尼華族民族語言文化教育初萌芽,脆弱的態中,我們應關心,支持她的發展,印尼華族保持民族語言文化,才能保持族群的凝聚力和生存。筆者年輕時離開了邦加,對邦加華文教育的發展歷史認識有限,因此,本文難免有錯或不足之處,希望讀指正,希望此文能為關心邦加華文教育的朋友有參考價值。



註:<印華教史>即<印度尼西亞華文教育發展史>
參考資料:<下南洋>、<荷印華僑教育鑑>、<中國印尼雙重國籍條約>、<現階段印尼華族研究>、<魂書>和旅雅邦加兩會會刊,香港邦加僑友會會刊等。

略談印尼的國民經濟成份比例狀況

印尼是東南亞擁有2億2千萬人民的多民族發展中國家。印尼的華人族群約有8百萬人,佔總人口的3%左右。華人族群和其他族群一樣為印尼的獨立、建國、繁榮和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在上一世紀70-90年代,印尼處於蘇哈托新秩序時代,印尼朝野一些人經常宣稱印尼華人佔有印尼70%-80%的財富,也即控制了印尼的經濟。可是真的嗎?

我從廈門大學蔡仁龍教授著的【印尼華人企業家集團研究】書中的前言所引用印尼華裔企業家李文正博士的【在危機中尋覓生計】一書所述印尼現在的國民經濟成份是:印尼的國營企業,包括所有國計民生的各個部門及其行業就佔有50%。其余的50%中農村經濟、信息產業和合作社和小企業佔15%;外資大企業佔12%;餘下的23%是國內私人企業經濟。在這23%(或25%)的私人企業經濟中,外國私人資本又佔10%,而餘下15%,華人的資本企業才佔有70%。就是說華人的經濟僅佔印尼國民經濟的約9.8%左右。

如果根據李博士這些數據來推測,則華人企業經濟應作多少?按數學公式計是:[(23%-10%)+(25%-10%)÷2×70%=9.8%]。即這是華人企業經濟佔印尼國民經濟的大約百分比國內資本佔13%,只是在這個13%(或
15%)部份中,華人資本企業才佔其中的70%(也即華人的企業資本佔9.8%,即(13%+15%)÷2×70%=9.8%)。李博士的調查分析是比較客觀地反映真實情況,而那些在前『蘇哈托時代』以及現在還在宣稱華人控制了印尼70%到80%財富的言論,都是亳無根據而無稽之談。

現在我根據李博士的數據,制成印尼國民經濟的圓平面統計比例圖如下:

1 國營企業佔50%
2 農村經濟信息產業合作社小企業佔15%
3 外國資本佔12%
4 國內私人外資佔10%
5 國內華人資本佔9.8%
6 國內其他私人資本佔4.2%


從圖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印尼的國營經濟佔有絶大比例部份,這部份無疑是承襲前荷蘭殖民地政權所擁有的資產再經半個多世紀的發展而來的,其次是外國資本的大小企業和農村經濟部門,信息產業,合作社小企業,華人的企業資本僅佔9.8%左右,而這部份中絶大部份是零售商,即人民生活物資分配和服務的最基層,最繁瑣部份。

李博士根據一些公佈的資料(包括媒体報導資料)指出國民經濟中華人資本的結構情況如下:
約有170名華人大企業家;
約有5000名華人中等企業家;
約有250,000名華人為零售商,飯館和商店經營者,其餘的華人都是農民、漁民、工人和職員。所以印尼的經濟、金融政策只對170名大企業家有關連,而和800萬華裔不相干. 八百萬華人不應承受和170名華人大企業家一樣的社會歧見的壓力。

我認為印尼朝野應該擺脫過去那種不正確的看法,促進印尼各族群的互相了解和睦相處、團結合作以迎接世界經濟一体化的挑戰,和增強印尼在東盟與中國“10+1”自由貿易的競爭力中共同為印尼的繁榮富強做出貢獻。

(根據【印尼焦點----Indonesia Focus】第士五期資料)

尊敬的先生/女士

尊敬的 先生/女士

你好!我在此向你表問候,也向你略談印尼和邦加的華文教育和我關於邦加華文教育的意見,也希望獲你的回應。

印尼自蘇哈多總統下台後進入民主政革時期,第四任總統瓦希德是位比較開明的人,他認同印尼是多元民族文化,並實行多元民族文化教育的政策,允許華人(印尼華族)創辦華文教育。於是印尼各地掀起學習華文和創辦華文教育的熱潮。印尼政府開放華文教育為印尼造就對印尼發展與中國經貿、旅遊、文化科技、兩國人民友好交往和兩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以及為了應付中國與東盟(10+1)自由貿易的競爭能力所需的華文華語人才。這是正確明智的決策。這政策也對印尼華人有好處和深遠的意義。印尼華人創辦華文教育為子孫後代接受民族母語文化的傳承原本是他們應享的基本權利。聯合國憲章規定各民族享有保持民族語言文化的權利;印尼的建國五項原則明確規定印尼各民族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印尼華人恢復民族的語言文化教育完全符合以上兩項原則。印尼華人保持民族語言文化的傳承,也是保持族群的凝聚力,以維持族群生存而不衰亡。印尼華人接受華文教育可使他們既精通祖國的國語---印尼文,又精通母語---華文以及國際主要語言---英語,這有增強他們謀生存和謀發展的能力,也有利融入印尼的主流社會,為印尼的繁榮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至今,印尼各地華文教育的發展快、慢不相同,雅加達、萬隆、泗水和坤甸等城巿發展較快,而其他省區如邦加一勿星洞省(邦加島)的發展較慢些。雅加達、萬隆、泗水的華人社團團結合作創辦了正規化的華文學校或華文學院。例如萬隆的華人社團於去年,成立了頸松基金會,籌集資金,創辦了一所平民化(大眾化)的3年制華文學院。他們聘請北京高等院校漢語教師對學生進行現代漢語教學,以全面、系統、嚴謹地進行華文教育培訓。如此,能使具有印尼文高中程度而華文零程度的學生,經過3年的學習可達致能對華文華語:讀、寫、講和華文電路打字、創作的能力。經3年的華文教學訓練,成積優秀的學生如能去中國的高等院校再進修一年華文(念第四年華文),其華文水平可達四年制華文本科的水平,並獲華文學士學位文憑。這些學生完全能勝任在中資企業機構的職位或在印尼國民學校擔任初、高中的華文教學工作。萬隆華社創辦平民化(大眾化)華文教育的方針、模式有利於經濟不富裕的印、華青少年就讀,也有利於印尼普及華文教育的模式,值得各地華社創辦華文教育所借鏡。

印尼教育部秘書長瑪克莫利•莫沙斯於去年強調印尼要不斷發展校外和正規化的華文教育,也要創辦華文教育中心。他希望華人發展正規化的華文教育,為國家培養華文華語人才。

那麼,我們邦加島的華文教育,雖然一些國民學校有增設了華文課程教學,但仍未普及。邦加一勿星洞省是華人人口約佔25%,有30多萬華人的省區,其中的學齡青少年約佔1/5,6-7萬人。這些青少年在國民學校讀書都接受華文教育課程的話,則需要相當大批的華文師資。但是目前在印尼各地,包括邦加島的華文教育的大困難之一就是華文師資處於青黃不接的階段,急需解決。因此,擺在邦加華人面前的當務之急是培訓優秀的華文教師隊伍。要培訓華文教師就必須創辦正規化的華文學校或華文學院,以全面、系統嚴謹地對他們進行教學訓練,並接受中華優秀文化(或儒家文化)和印尼優秀文化的熏陶,才能造就優秀的華文教師隊伍。因此,我嘗試在此提建議:邦加本島和各地(如勿里洞、雅加達、萬隆、泗水、巨港、Lampung、Jambi 等)和香港、北京、廣州的邦加人及其社團組織,如<香港邦加僑友會>,雅加達的<邦加同鄉聯誼會>,<烈華校友會>的領導層應互相聯絡、溝通、互相醖釀,尋找共識,安排時間和地點(最好能在檳港),大家集聚一堂召開關於邦加華文教育發展的問題。大家共同探討邦加是否有必要和是否可能創辦一所正規化的華文學校或華文學院,以造就優秀的華文教師隊伍和邦加及印尼的華文人文人才。如果有必要,則大家應群策群力,創造條件,努力爭取,並預設時間和地點或於近期的2010年在檳港辦成一所正規的華文院校。

我殷切希望各地的邦加華人,特別是邦加島本土和旅雅<邦加同鄉聯誼會>,<烈華校友會>和<香港邦加僑友會>對以上建議作出積極的回應。
(所謂華文教育,就是以印尼文、中文並重或印尼文、中文和英文並重,再加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和印華優秀文化的教育模式。)

順祝身体健康,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