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2日 星期六

現代華文教育提高邦加印華婦女的社會地位

回顧歷史,20世紀之前包括邦加的印華子女被傲蠻的荷印殖民當局歧視並對他們執行愚昧政策,禁止他們在荷蘭人學校和荷印學校(荷印當局為原住民子女辦的荷文殖民地教育學校)念書,置他們處於文旨、愚昧。當時,印華子弟(男孩)只能在極不普及又重男輕女的私塾接受舊中國落後的《四書》,《五經》文化教育,女學童卻無緣上堂而成為文旨愚昧,成人後又受封建舊禮教〝三從四德〞的壓迫和完全依附於丈夫,沒有社會的地位。
1900年,巴城先進僑領潘景赫等20人為了改造華僑陋習和發展現代華文教育,成立巴城中華會館並發表《巴城中華會館興辦新式學堂公啟》,於1901年成立巴城中華會館新學堂,以國語作教學語言和採用現代文化知識課程—國語(中語文)、算術、珠算、自然、体育、音樂(唱歌)和美術(圖畫)等。中華會館此壯舉,震撼包括邦加的印華社會紛紛仿效而興辦現代華文教育新學堂或學校,有教無類地廣納男女學童入學接受現代華文教育。在邦加首辦現代華文教育的地方是烈港縣(Sungailiat)的井眼村於1905年創辦同仁學堂。接着勿里洋於1906年,檳港、烈港(巿)、南榜於1907年和文島於1909年相繼辦起現華文教育的學堂或學校。 跨入1920年代包括邦加的印華社會現代華文教育如雨後春筍般地遍地開花發展,印華子女沖破了荷印當局的禁錮而得到現代文化知識的教育,特別是女學童也沖破了重男輕女私塾教育的限制而有機會上學接受現代文化的教育,使他們在社會空間也有一席位,標志着印華婦女獲得社會接納、肯定,是印華社會的一大進步。
荷印當局遏制現代華文效育的發展,於1906年改變對印華子女的愚昧政策,改而讓他們接受荷蘭文化的教育,熏陶成為效忠於荷蘭的屬民,於是責成印尼各地荷印當局為印華學童辦不設中文、中史的荷華學校(Hollandsch-Chinese School)和荷文教會學校(Broeder School)。邦加荷印當局在檳港、烈港、勿里洋和文島也成立Broeder School,有眾多的邦加中上階層家庭的印華子女就讀。但邦加城鄉廣大工(礦工)農印華子女也只能於較普及的華文學校接受現代文化教育;荷印當局對現代華文教育的遏制政策也遭挫敗。結果是,印華子女既可在華校又可在教會荷文學校接受現代文化教育,也擴闊了他們求學的空間,從而提高了他們地位。
截至二戰前的1940年邦加的現代華文教育有可觀的普及發展,華僑華人聚居的城鄉普遍都有華文學校。例如,烈港縣(Sungailiat),縣級有烈港中華學校(初高年級課程小學校)、鄉村、也普及了初小華校—中立、夏閣、新華、拉影、中興、錫興、寶興、甲興、同德、南不、馬不、加拉禾、老九分、九百字和釣魚灣村的中華學校共16所,讓廣大的印華學童接受了初高級小學華文教育。這使邦加成為具有中華文化熏陶又有民族意識的印華群体的同時,也培育了滿足邦加本土的一大批男女華文教師隊伍,進一步發展,提高邦加華文教育。必須指出邦加華文教育領域,受過中華文化熏陶的女華文教師佔不小的比例。例如邦加烈港中華學校為例,從1940年至1966年遭封閉的26年間,在本校任教的本土女教師有:張秀娟、吳文雯、黃戊金、姚丁意、丁玉英、楊念來、葉觀娘、余瑞定、徐木蘭、楊美嬌、周佐美、魏順本、溫蓮花、劉菊美、魏日暖、陳玉花等共72名之眾,約佔全校教師的30%。邦加各地區華校男女教師的比例也與此校略同。可見邦加的華文教育事業中女教師頂了差不多半邊天。這說明,現代教育,特別是華文教育,給邦加的印華婦女一重要社會空間,她們的社會地位進一步提高。
跨入1950年代,受過現代文化教育,特別是受過華文教育的邦加印華婦女也活躍在邦加的其它社會領域,例如,在醫務界有護士、葯劑師和接生員,在服裝—時裝界、化妝界、商界、店員、職員、也有飲食界和自由職業界都普遍有她們的踪影。這標志着印華婦女社會空間日益廣濶,他們的社會地位也普遍提高。
1949年新中國誔生,她健康的氣質和光輝的形象感召無數邦加女青年學生和受過現代文化,特別是中華文化熏陶的邦加婦女紛紛北上深造或定居,他們也成為新中國建設事業的生力軍之一部分。此外,各階層社會、家庭婦女紛紛上夜校學習文化。1950年邦加有文化的印華婦女的思想覺悟有所提升而成立婦女組織中華婦女會,爭取婦女的權益,她們舉行〝3.8〞國際婦女節,爭取婦女的勞工權益。以上兩則強有力地標志邦加印華婦女的社會承擔和社會地位的升華提高。
1966年新秩序封殺華文教育,致使印尼華人年輕一代成為華文文盲者而猶如無根失落的一群人,他們的社會地位,特別是婦女的社會地位一落千丈。今時今日印華年輕一代,特別是婦女應接受現代的文化知識,有一技之長,才能在社會上佔有一席位,應有的社會地位。
今時今日邦加的印華社會仍有傳播印華文化的教師,他們孜孜不休默默耕耘作出重要貢獻,他們是檳港的溫其琳、曾倡欽、吳瑞來……;烈港的溫典模、丁玉美、劉蓮妮、楊美格等老師。此外,仍有華文傳媒人翁紹珠女士和積極支持邦加華文教育的開明女士楊念來老師—他們是邦加印華的榜樣,受到社會的敬意。


參考資料:《印尼華僑史》(上冊),《印度尼西亞華文發展史》,《印尼邦加烈港中華學校誔生一百週年紀念特邦》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