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

淺敍中國邁向現代國家經歷艱難曲折的歷程

值此新中國誕生61周年暨辛亥革便99周年之際,讓我們回顧中國近代革命史吧。
中華民族,中國是有5千年歷和優秀燦爛文化的偉大的民族和國家。回顧中國的社會發展,都經歷了歷始母系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現代的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社會。回顧中國現代史,自從清末的慈禧太后—光緒皇帝時代的1840年鴉片戰爭起,邁向現代國家的歷程是經歷艱難曲折的歷程,歷歷在目。
一、十九世紀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
十九世紀西方列強和日本侵略中國: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中國被迫與英國簽不平《南京條約》,割香港給英國、賠款、開通商口岸;1846年八國聯軍又侵略中國,中國被迫簽不平的《北京條約》;1857年英法聯軍侵略中國,迫中國簽不平等的《天津條約》;1885年法國侵佔安南,中國被迫割讓安南給法國;1895年日本發動甲午中日戰爭,中國被迫簽訂不平等《馬關條約》,割台灣給日本;1898年德國佔領膠州灣;1899年美國提出中國門戶開放。
從1840年至1900年的近一個世紀中,中國淪落被列強侵佔、欺凌、割地、賠款、和各口岸門戶開放,經列強割地租界,駐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人民苦海無邊。
二、中國愛國者尋求救國之道
自1840年鴉片戰爭起,中國民好像摸石頭過河般地向西方尋求救國之道。先有洪秀全發動太平天國農民運動,接著有康有為、梁啟超、嚴復和孫中山,是中國共產黨之前向西方尋求救中國之道的革命人物。此外,朝廷官僚也有向西方搞“辦洋務”的奕訴、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等人。1895年康有為上書光緒帝變法維新(也稱 “公車上書”),於是光緒於1898年下昭“明定國是”,也叫戊戌變法,只維持103日(稱 “百日維新”),被慈禧太後扼殺而失敗。
三、孫中山領導、發動辛亥革命、建立中華民國
現代中國杰出民族領袖孫中山(1866-1925)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是第一個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政團。興中會宗旨是振興中華,建立合眾政体。1895年孫中山領導興中會發動第一次廣州起義、失敗。
1900年孫中山於日本成立同盟會。同盟會宗旨是在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同盟建國綱領是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推翻滿放統治,恢復漢族政權;民權主義—廢除君主統治,建立民國;民生主義—平均地權,節制資本。
1911年武昌革命黨人與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聯合發動武裝起義,全國各省响應,推翻了統治中國二百多年的清王朝,結束了長達2千5百多年的中國封建王朝,於1912年誕生了資產階級民主政体的中華民國,時稱“辛亥革命”,劃時代地標志中國跨入現代民主共和的國家。
中華民國誕生後,先後由孫中山,袁世凱,黎元洪等任總統,中國又陷入軍閥混戰時期。
四、軍閥袁世凱,退位本代皇帝溥儀是後復辟帝制
孫中山為顧全大局,而辭去統統職位,讓給大北洋軍閥袁世凱。可,袁世凱任總統後,於1916年復群帝制,以”洪憲元年”元旦登基即位—辛亥革命遭挫折。袁世凱過83日皇帝夢後因病逝世。接著1917年軍閥張勳又把已退位清本皇帝溥儀推上皇位,復辟清王朝,改國名為“大清帝國”以宣統九年即位,以元黃龍族為國旗。中華民國處於風雨飄搖之中—辛亥革命危在旦夕。
五、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1919年5月4日北京北大等10多所高等院校師生發動示威遊行,及對對中國喪權辱國的《巴黎和約》和反對北洋軍閥昏庸賣國的行為。師生高舉 “誓死爭回青島”,“還我山東”, “惩辦賣國賊” ,反對曹、章、陸等賣國北洋軍閥當權。全國各大城巿烰生、工商各階層人民紹紹响應 “五四”運動,並提出要新文化和民主的要求。結果北洋軍閥被迫拒絶《巴黎和約》上簽字,捍衛了中國的領土主權。這是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的第一次勝利。
“五四”前後,中國出現眾多的脫穎而出的愛國知識分子,他們有的人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例如1902年有梁啟超首先向中國民宣傳馬克思主義,接著有陳獨秀、李大釗、李達和後來有毛澤東、周恩來、蔡和森、鄧仲夏向中國人民宣傳馬克思主義,並成立共產主義小組,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聯系起來。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1921年中國各地的共產主義小組代表滙集於上海法租界甫柏路上攢文女子烰校集會,召開中國第一屆共產黨代表大會,稱 “一大”。大會宣傳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並提出第一屆中國共產黨中央局,選出陳獨秀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局總書記。中央委員,陳獨秀、張國 、李達。大會還通過:和地代表報選本地工作、《中國共產黨綱領》和《關於當前工作決議》。
六、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導中國共產人進行中國革命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建立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1919、1920年蘇俄宣佈放棄沙俄與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毛澤東說:“十月革命”一聲炮响向中國傳播了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是唯物辯証法。人類社會中元始母系社會、奴隸、封建和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階級斗爭,將導致共產主義社會的產生。中國共產黨人以馬克思主義為革命的指導思想,也以以武裝斗爭奪取政權的列寧主義作中國革命的實踐。1925年中共召開四大,明確制定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中國應由無產階級領導民主革命,加強工會工作,推展中國革命運動,也明確反對帝主義與當時中國民族主義思想一致。
七、國共第一次合作
1923年中國共產黨與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國民黨(前身同盟會)合作,推進辛亥革命向前發展。1924年孫中山改組國民黨,提出新三民主義,採納俄、聯共,扶助工葨的政策,並建立黃埔軍校,為辛亥革命培養革命、革命軍人才。孫中山在共產黨協助下策劃北伐,打倒割據的軍閥,維護中華民國的統一。
八、孫中山逝世和孫中山遺囑
1925年10月孫中山抱病前往北平(北京)與北洋軍閥共商國是。行刖孫中山發表《北上宣言》重申反對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北洋軍閥的政治立場;認為實現國民革命主要是人民掌握武裝和提出廢除不平等條約。1925年底孫中山艱苦地與軍閥的斗爭中病重而逝世,終年59歲。孫中山臨終立遺囑:
“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
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余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剛》、《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最近主張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尤須於最短期間,促其實現。是所致囑。
孫文”
九、北伐戰爭
孫中山逝世後,1926年國共合作,以廣州為據美發動北代戰爭。廣州革命政府以蔣介石為革命軍總司令,以十萬革命軍分三路八個軍進行北伐。北伐始於 “打倒列強、剷除軍閥”,是辛亥革命新形勢下完成辛亥革命未竟的事業,實現中華民族的統一。
十、蔣介石背叛孫中山和新三民主義、掀起反共剿共、國共分裂、內戰
1927年北伐戰爭勝利後,屬於右派反共的蔣介石即刻背叛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扶助工農的政策、掀起反共剿共、屠殺共產黨人和工農、導致國共分裂、內戰—辛亥革又遭嚴重挫折。
十一、南昌起義—中共建立革命根據地
1927年8月1日中共為了反擊蔣介石的反共剿共,屠殺工葨,而在南昌由朱德、周恩來、賀龍、叶挺等人發動武裝起義,並建立革命委員會,發表了由周恩未、宋慶齡等人起革的《八一宣言》:提出打倒蔣介石反動隻團、反對帝國主義、消滅封建勢力、實行土改、維護工農利益。
南昌起義成功後,中共尊循列寧的教導:無產階級武裝斗爭,奪取政權從1927年至1931年間先後建立了井崗山、贛南閩西、湘鄂贛、湘鄂西、鄂濛皖、左右江、閩浙贛等的葯維埃革命根據地。此時國共進行圍剿—反圍剿的內戰。為了北上抗日,中共從1937開始進行一萬五千里長征,在延安建立抗日革命根據地,為全國抗日戰爭創造條件。
十二、 “西安事件”與國共第二次合作全民抗日戰爭
1936年蔣介石強迫:西北東北軍虎城、張烰良對峽甘寧—延安進行剿共,並於12月12日來西安作督戰時被楊、張拘捕:迫蔣抗日並與共產黨合作共同抗日。蔣介石迫於拘捕中而接受國共合作共抗日。此事件稱為 “西安事件”。這是國共第二次合:共同抗日戰爭,揭開了中國全民抗戰的序幕。
中國人民在國兩黨領導下從1936年起,經歷8年艱苦卓絶的戰斗,終於於1945年8月15日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取得最後勝利。
十三、戰後蔣介石又掀起反共剿共內戰
戰後1947年反共獨裁的蔣介石又掀起反共剿共打內戰,全面向中共控制的地區進攻,戰爭於迴全國。經歷3年多的殘酷戰爭,中共由防禦戰略轉入反攻,歼灭8百萬美式蔣軍。結果,蔣介石退守台澎、金、馬一邊,整個大陸獲解放,形成中國台海兩岸的對峙。
十四、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
1949年6月中國召開第屆政治協商會議,決定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毛澤東,宋慶齡當先國正、副主席。10月1日毛澤東宣佈新中國誕生。宋慶齡在政協會上說:新中國的誕生標志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主義的勝利實現,也贊揚共產黨的土地政策實現了孫中山 “耕者有其田”的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農聯盟,無產階級專政的新民主主義國家,並從1953年過渡為社會主義人民民專政的國家。新中國的政權屬於人民,並實行人民代表大會民主集中制共和國。
1956年新中國實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綫並實行公社優運動。1966年至1976年新中國處於文化大革命,沖擊了總路綫(大躍進)的貫徹執行。1978年鄧小平在中共11屆了中全會提出中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並從1980年開始執行政革開放政策,使中國經濟飛躍發展,人民生活大提高,國實力也大提高,並預定於2020年達康社會的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巿場經的國家。2000年江澤民提出中國共產黨是 “三個代表”一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和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利益並提出中國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服務,立黨為今,執政為民的國家。
2002年第四代國家領導人胡錦濤又在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三個代表基礎上,提出以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地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巿場經濟体制的社會,邁告現代化的國家。馬英九也對國民黨進行改革中。
另一邊廂,台、澎、金、馬的台灣。黨局由1949年--1975年由蔣介石專制獨裁統治;後由蔣經國、李登輝和陳水扁執政,再由2008年由馬英九執政也逐漸向民主化,現代化社會發展。
十五、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
從上世界1946年聯合國成立起直至1971年上半年由退守台灣的蔣介石為首中華民國代表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由1971年9月聯合年屆大會作出決議: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代替中華民國為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中華民國喪失了主權國家在國際社會的代表資格,而只能以非主權國家的“中華台北”名譽參加非主權國家的國際社會組織,標誌中華民國已演化為中國的一個地方政府。蔣介石生前也表示:中華民國已名存實亡。
1979年元旦中國人大常委發佈《告台灣同胞書》停止炮擊金門並提三通通商、通郵、通航和四流(科學、体育、文化和經濟交流)蔣經國允許民眾赴大陸探親。1992年大陸海峽協會與台灣海基會在香港達成共識,各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也稱 “9.2”共識。 1993年中國政府發表《台灣問題與中國統一》白板書,對台和平統一,一個兩制”。1995年江澤民提出對台和平統一的八項主張。2005年胡錦濤和國民黨主席連戰會面,共同發佈《兩岸和平發展願景》。2008年兩岸實現包機、海運直航。2008年底胡錦濤宣佈進一步發長兩岸關係—恪守一個中國,增進政治互攸,推進經合作,促進共同發展,弘揚中華文,加強精神紐帶,加強人員往來,擴大各界交流,維護國家主權。協商對外事務,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定。2010年兩岸達成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也進行了經濟、文化論譠等和平發展的活動。
綜觀中華民放和中國的歷史,中國曾有東漢—西漢,南北朝,南北宋的離合和朝代的更替,但中國的歷史,文化的延續不斷—中華民族、中國只有一個。今日台海兩岸也是中華民族及其文化的延續,皆是一個中個。

(作者:張石慶/2010年9月)



參考資料:《中國歷史》(卷3-6)、《圖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劍橋中華民國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