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2日 星期六

邦加中華婦女會

  上世紀1950年代邦加印華社會誕生了印華婦女組織─中華婦女會,也稱華僑婦女會,她象徵當時印華婦女的覺醒和他們在社會上占有一席位。
二戰後的1950年代,邦加的社會、經濟、文化教育復甦後薘勃發展,也造就印華婦女的工人階級、知識份子,更出現一大批具有中華文化熏陶,有民族意識,有婦女覺悟的群體,她一方面受印尼民族英雄領袖Ibu Kartini為婦女權益而奮鬥的英雄形象的感召而覺醒起來。1950年代邦加的檳港、烈港、勿里洋經濟發展的結果也出現了婦女工人階級─食品廠餅乾、魚餅、麵乾、米粉)女工、裁縫女工、磚瓦女工、女傭,她們在勞工會組織領導下社會階級、婦女社會意識的覺悟大提高而追求婦女的解放,孕育了婦女社團的誕生,於是中華婦女會順應時代潮流應運而生了─檳港、烈港等邦加社會、經濟、文化教育較發達的縣市,誕生了印華婦女組織─中華婦女會。
邦加中華婦女會宗旨是爭取、維護印華婦女的權益,爭取男女平等,維護女工的權益和維護婦幼健康和提高婦女的社會地位。組成邦加中華婦女會的是以華文女教師為領導層的骨幹,會員是印華各階層的婦女─華文女教師、華校校友、女傭以及家庭婦女等。1950年檳港的中華婦女會是由檳港中華中學教導主任女教師梅仲嫻為首創立的,並任第一任會長。也是1950年成立的烈港的中華婦女會也是由華文女教師葉觀娘任第一任會長。葉老師1951年北上後,先後由陳木嫻、黃戊金女老師繼任會長,婦女會的委員也多是華文女教師擔任的。中華婦女會除追求其宗旨外,還組織婦女Ngeles,學婦女手藝─組織婦女參加婦女夜校學習文化(掃肓),組織婦女學裁縫、刺繡、化妝、時裝、糕點美食等。中華婦女會還舉行“3.8”國際婦女節。爭取婦女勞工權益。1952年邦加、烈港的中華婦女會以黃戊金為團長組織旅行團前往蘇門答腊與當地印華婦女界進行聯誼、交流、建立友誼,受到當地印華婦女的熱情歡迎,也受到我駐棉蘭領事館劉亞明領事夫婦的熱情接待。
  邦加中華婦女會團結了邦加印華婦女,爭取維護了婦女的權益,提高了她們的社會地位。對於今日印華婦女,回顧這一段歷史,有“溫故知新”的現實意義。
(以下是有關邦加中華婦女會的參考图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