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2日 星期六

上山下鄉

〝到農村去,到邊彊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革命青年有遠大的理想,志在四方…〞這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到農、邊彊運動的贊歌,它激勵千萬知識青年奔向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農村、邊彊、山區、海島去開發這些廣大落後的彊土。
1960年代初毛主席發出號召:農村有廣闊的天地,青年人在那里大有作為。1963年周總理又對高考應屆畢業生作上山下鄉的有錄音的講話:1963年全國在校高等教育學生已有21萬人,是上限了;還有應屆畢業生不能都上大學,他們須向社會就業。但是,當時我國城巿工業不發達,不能吸納所有應屆初、高中畢業生,他們必須面向農村,邊彊去就業,發展。於是,中央號召應屆業生上山下鄉,到農村邊彊去。
據廣州巿下珠江農塲知識青年(下稱知青)聯誼會於08年5月披露的資料顯示:從1961年至1969年全國上山下鄉知青一千八百萬人;又追溯從六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的1978年(改革開放前)全國上山下鄉知青二千多萬人。上山下鄉的知青遍佈全國農村、山區、邊彊和海島、漁村。上山下鄉的知青都具有初或高中程度的文化。他們向農村、邊彊、海島、漁村傳播文化知識,一定程度地改變,促進農村邊彊漁村落後的文化教育和愚昧的面貎,也增強了城鄉的聯係,促進我國農村社會的發展。
北京、天津、上海、杭州的知青奔向東北的北大荒、內蒙草原和西北邊彊;廣州的知青奔向粵北山區、海南和珠江三角洲;福州、廈門知青奔向閩西、閩北山區和粵北山區、海南去。我從廈門集美僑校到廈門杏林灣的海灘天馬華僑農塲去務;我同鄉,後來的伴侶也從廣州的执新女中到廣東珠江農塲去務農—我們把最寶貴不能再回頭的青春年華獻給祖國最需的地方。
我們在農村滾泥巴,春耕冒嚴寒、夏收夏種冒炎熱,五秋冒寒風而薰黑了皮膚,強了体魄。我們深刻體体會唐詩《憫農》的 〝鋤禾日當頭,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和滋味。
我們在豬舍牛棚、鷄鴨塲流血流汗;我們在稻草上蓋的簡陃校舍教農村兒童學文化;我們赤腳背葯籍給貧下中農看病送葯;我們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我們認識了中國以農立國的國情。我們在農田河邊的茅舍成家立室,生兒育女,我們理解土地是農民命根子的道理。
時間的流逝和時代的變遷,跨入1978年,鄧小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巿塲經濟,城巿工商業蓬勃發展,解放了社會生產力,城巿青壯年,知青不需要一定要上山下鄉才能就業。因此,知青上山下鄉運動就此告一段落。相反目前中國社會是農村青壯勞動力流向城巿,經濟較發達的省巿,如廣東與深圳特區。
但,我認為中國的國情還是農村落後於城巿,知青到農仍有可為,應不放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