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2日 星期六

談邦加華文教育

一. 邦加地理、社會、歷史概況
邦加位於蘇島東南東經106度、南緯6度,有13230KM²的美麗海島,因藴存豐富錫礦,有”錫島”之稱。公元8世紀邦加已隶屬巨港Sriwijaya蘇丹所管轄,2001年印尼將邦加編為第31的邦加--勿里洞省邦加縣(Kb.Bangka)邦加居民主要是馬來人(Drang Melayu)和華人(Drang Tionghoa)。首任邦加省長稱:邦加是唐人番人一樣的地方。

邦加在明朝末期已聚居眾多華僑。他們從事種植胡椒、橡膠、淘錫和經商。15世紀巨港Sriwijaya蘇丹已授邦加華僑經営錫礦業。1814年荷蘭人從英國人手中奪取邦加勿里洞統治權後,壟斷錫礦業和胡椒、橡膠的對外貿易。荷印(殖民地)實行對馬來人、華人“分而治之”政策把他們分離居住管理。1850年邦加荷印當局為大開採錫礦,向香港、廣州、汕頭、廈門等華南地區招契約華工,俗稱“豬仔”來邦加、勿里洞。華工在邦加披荊斬棘開採錫礦。契約屆滿,絶大多數華工居留邦加與當地華僑婦女和少數馬來婦女結緍,誔生了後一代僑生。隨着時間的流逝,邦加華僑社會群体形成了.

二. 邦加萌芽的華文教育
在Sriwijaya蘇丹王朝時代的邦加只有少數王公貴族子女才享有印度—阿拉伯封建文代教育。荷印當局歧視華僑,對華僑子女實行愚昧政策,禁止他們在荷文學校和荷印學校(荷印當局為馬來人子女開辦的荷文、印尼文學校)念書,置他們處於愚昧無知,便於奴隸統治。邦加華僑不屈服於荷印當局的歧視和對華僑子女的愚昧政策。邦加華僑不忘為子女傳掦中華文化,模仿祖籍家鄉辦法開辦家庭教師教育(少數富裕家庭)和私塾(私塾是舊中國民間私人辦教育,其課程是由秀才,文人向學生傳授孔孟儒家思想的文化教育)。隨着時間的推移邦加華僑更進一步開辦義學(是團体的私塾式的文化教育)。這三種華文教育是邦加萌芽華文教育雏型。雖然它很落後,但在當時的社會,歷史環境下,它起着為華僑子女傳揚中華文化,使他們認知祖國,愛國和團結、凝聚華僑有一定的貢獻。

三. 邦加現代華文教育的誔生
荷印殖民地的邦加華僑社會,尤其是華文教育,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特別是受到雅加逹中華會館1900年發表興辦現代華文教育新式學堂<巴城中華會館興辦學堂公啟>的影响。公啟如下:

“以四千余年神明之胄,遠處海外,番其舉止,番其起居,番其飲食,番其禮法,華語且不識,遑知有中學。詩書且不讀,遑知有孔孟,其弊隨地有之,而且巴城有甚。盖巴城立埠數百年,華眾數十萬或生長于斯,或服賈是邦。閩人也,客人也,廣人也,恒格格不入。除貨物交易外,老死不相往還,秦越肥瘠,絶不關心,可嘆者一。金德之院,安笻之廟,男女膜拜,泥首禱祀,絡繹不絶。獨於二千余年之教主,則耳不聞其名,口不誦其經,心不儀其形。其有終身不履中土者,更不知有大成之殿與至聖之稱,悖道而馳,可嘆者二。義學之設,二百余年,訓蒙之師,所在多有,求能造就一二聰穎子弟,誦習經文,發明文義,講求掌故,屬綴詞章,已不可得,滅聰塞明,可嘆者三。有此積弊,坐視不顧,論種類則自生自滅,論聖訓則或存或亡,豈不哀哉!某等不敏,獨拳拳於會館孔廟學堂諸端,正為此也。今既荷蒙政府允許給予開辦,集眾公議;于會館中先設立小學校一區,變通中國辦法,參以東西洋教科章程,詳立科表,教以認字,串字,習算,作論,以及東西各國語言文字之入門,天算地與之初級,分班按序,日新月異。凡眾商子弟,酌量捐資入學,以擴見聞,將來經費既充,擬推廣於荷領各州府,而巴城特總其焉。庶幾風氣所開,人皆務實,由幼學而普通,由普通而高等,由高等而專門,十年以後,人才蔚起,雪野蠻之耻,洗半教之名,是幼學一科為巴城育才之始基,實即寰宇太平之成算。凡我同志,想不河漢斯言,僅將簡明章程,節錄於後,以冀太君子快睹而獎成之,某等幸甚,大局幸甚……”(錄自<印華教史> P.31)

公啟發表後,中華會館1901年成立新式(現代)學堂,設校長統領校務,以國語作教學媒介語,以國語(中國語文),算術,珠算,常識,自然,音樂(唱歌),体育,美術(圖畫)等現代科學文化知識作課程。這現代課程使學生學以致用,走向社會諆生。

雅加逹中華會館現代學堂的成立,標誌着印尼現代華文教育的誔生,震撼邦加華僑,紛紛模仿雅加達中華會館創辦現代學堂,採用現代科學文化課程。邦加20世紀初有成立現代學堂的地方是:烈港龍眼村於1905年成立同仁學堂;勿里於1906年,檳港於1907年,南榜下寮於1907年,文島於1909年成立了現代學堂。烈港(巿區)成立現代學堂於1907年(<印華教史>P.45)或於1911年成立“啟智學堂”(“魂書” P.300)。此外,從1912年至1926年間,邦加華僑聚居的縣巿、鄉村相繼成立現代學校中華學校或以地命名的學校。這標誌着邦加華文教邁入了現代文化教育的範疇了。

四. 荷印當局遏制,打擊邦加現代華文教育
荷印當局遏制,打擊現代華文教育,1906年放棄行不通的對華僑子女愚昧政策,責成各州政府成立不設華文和中國史地課程的荷文荷華學校(Hollandsch-Chinesech School)和教會荷文學校(Broeder School),讓華僑子女就讀,以爭奪社會華僑子女和正在華校念書的學生轉學於這兩荷文學校。1908年邦加荷印當局在檳港,烈港,里洋,文島成立教會荷文學校Broeder School,有眾多的荷籍華人子女,中上層華僑子女就讀。Broeder School 是公立學校,資金雄厚,設備良好,教師多是荷人神父。(有人稱它是“神父學堂”)Broeder School 的學生得如下政府優惠:學生可前往雅加達或荷蘭讀深造;留在邦加的華亞生可任荷印公務員等待遇。荷印這項政策在一定程度打擊,梢弱了華文教育。荷文報紙幸災樂禍地報道:“荷印政府設荷華學校之步驟已收奇,在數年內中華學堂將自行消滅。”此外,荷印當局還對華校嚴厲的監管,嚴厲審查華校教科書,書籍,對教師進行監視,甚至驅逐有嫌疑的教師出境。邦加荷印當責成華校把荷文列入課程。烈港校在綫前把荷文烈入高小年級課程。

五. 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促進華文教育的發展
1919年孫中山領導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國,這極大地提高邦加華僑的民族覺悟和激發他們興辦現代文教育的熱情,也把所辦學校冠以“中華”而成“中華學校”,學校禮堂懸掛孫文象,表示學校的歸宿和對國父的尊敬.國民政府鼓勵華僑辦華僑教育,歡迎華僑學生回國深造,1918年復辦暨南學堂,1927年增設大學課程。不少邦加同學來暨南或其它學府深造,1935-1942年有大批邦加同學從暨南院校學成回邦加成為華文教育的領導層和師資的生力軍,極大地推筋邦加現代華文教育的發展.在辛亥革命期間有一些革命志士來邦加宣傳革命和參與興辦華文教育,任教師,如1907年李夑和在檳港建夜校,一面教書一面宣傳革命,組織同盟會;1913年李光前在勿星里詳建現代平民學校,發展華文教育,宣傳革命,此外,國民政府對邦加辦學有突出貢獻的華僑給予獎勵,1919年給興辦邦加錫蘭(Sungai Selan)華文的黃彩華,鍾肇聲獎章。(<印華教史> P.51)

1919年北京大學爆發五四運動,提出反對帝國主義,惩辦賣國賊、提倡白話文和科學的口號也激發加華僑與舊文化決裂,拋棄課程文言文教學,用白話文,新文化課程代之,逐步邁入現代華文教育的範疇。


六. 邦加華僑學童的華文教育普及率和水平尚低
20世紀二,三十年代邦加華僑子女接受華文教育尚未普及,也只是初小,小學水平. 據荷屬華僑總會(領導華文教育的華僑機構)1928年以<荷印華僑教育鑑>調查顯示:1919年與1926年邦加的華校還是小型,簡陃,師生少。有的學校只有幾十名學生,多則一兩百人,教師幾而且只是初小,小學。總會記錄1926年邦加有華僑67398人,華校學生1380人,學生只佔人口的2.04%,華童的人學率佔10.2%。這時期全印尼華僑810470人,華校學生31441人,學生佔3.88%。同時期外國,如美國,英國學生佔人口的8%、德國、法國16%、日本13%。相比印尼華僑,尤其是邦加華僑子女受教育的比例很低,也只是小學水平。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現代華文教育是項新生,復雜,艱巨的教育工程;當時邦加華僑社會,主辦教育的機構的見識,經濟能力,組織能力和經驗尚處於啟蒙幼弱階段必然的結果。

七. 持續發展的邦加華文教育
1930-1942年日南侵之前,邦加華僑人口和華僑學齡兒童持續增長,屬於戰略物質的錫(Tin),橡膠和胡椒產業經濟相當景氣,華僑經濟寛鬆些,有利於華文教育的發展。邦加城鄉華僑為滿足聚多學童學位的需求。都在擴建或新建具規模的華校。例如勿里洞於1906年成立於福德祠廟房的學堂,校舍只能容納數十名學生。1908年移地於板意路新建大型校舍並不斷擴展,至1938年可容納8百名學生。其它如檳港,烈港,南榜,流石,文島等縣巿華校也擴建或新建具規模的校舍。此外,鄉村華僑聚居區或巴力(礦區)也興辦正規的華校,如檳港鄉郊的磚瑤、協和、勿索、黑水村、九蓮塘等有十多所鄉村華校;南榜除上下寮之外,有十多所鄉村或巴力(礦區)華校;烈港的鄉村華校有中立、東興、錫興、新華、斥閣、人各(18號巴力—礦區),拉影、寶興、甲興、同德、南平、馬不、井眼村、加拉禾、老九分、九百字、勾拉橫、釣魚灣共十八所大小不等的華校。總之,此期間邦加華僑聚居城鄉除沙橫,高木縣城外,都幾乎遍佈了華校。

八. 日佔期邦加華文教育處黑暗時期
1945年2月南侵日軍佔領邦加,所有學校迫停辦。日佔領導命令城華校如烈華校,里華校, 檳校復課,把華校改作“僑民學校”,執行日本東洋軍國主教育。日語列必修課,禁止教中國史地。復課的城巿“僑民學校”師生銳減,鄉村華校,文島華校完全停辦了。此期間邦加90%以上華僑兒童失學,華文教育窒息。日冦還大捕邦加愛國僑領和文化人如李光前,淩瑞銓被殘殺,不少被囚禁在集中營受酷列,折磨至死。

九. 荷印聯邦區的邦加華文教育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17日印尼宣布獨立,誔生印尼共和國。荷蘭在英美支持下組成荷印聯軍重新佔領殖民統治印尼。1945年底荷英聯軍登陸邦加,邦加成為荷印聯邦區(荷蘭佔領的地區成立荷印聯邦政府,稱聯邦區印尼共和國控制的地區,稱共和區)經濟,文化教育復蘇,中華會館等華僑社團恢復活動,復辦華文教育。檳港、烈港、里洋、南榜上下寮、流石、錫蘭等以及鄉村的華文教育都在復蘇中。沙淇、高木也辦了華校,填補中當地華文教育的空白。

荷印聯邦當局為鞏固聯邦區的控制,爭取華僑的支持而拉攏華僑,採取對華文教育轉戰前稍為寛鬆的監管政策,對經濟有困難的華校給予每各學生津貼荷盾1.5-2盾,並規定華校須把印尼文列入必修課,3年級以上印尼文每周3節課時以上;3年級華文每周3節課時,4-6年級4節課時.荷印聯邦當局也復辦檳港、烈港、里洋的教會Broeder School,爭取華僑子女就讀。

邦加從1946年華文教育復蘇直至印尼共和國時代的1955年華文教育不僅發展,而且提升至中等教育的水平。例如檳港中華學校於1946年復蘇時有學生約1千多人,1947年增設初級中學,1954年又增設高中部,成為一所完整的中華中小學校,並分為二單元:檳港中華學校,簡稱檳校和檳港中華中學,簡稱檳中。烈華校也於1952年增設初級中學,里華於1954年,文島華校於1950年增設初級中學. 此外,鄉村華校烈港寶興中學於1947年重建,開設小一到高小畢業十二個班級,是完整的小學校,解決了本村和附近甲興、同德、南不村初小學生升讀高小課程的需求。

十. 邦加業餘華文教育
日佔期間90%以上邦加兒童失學;他們在戰後已超齡,不能入正規華校念書了,成為失學青少年。1949年檳港,烈港一批關心上述青少年就學問題的僑賢成立<僑眾學習社>,辦義務業餘夜校讓他們利用業餘晚上時間接受文化教育。義務業餘夜校課程是中文、印尼文和政治時事等。眾多的社會青少年和社會人士踊躍參加學習。檳港,烈港,里洋等縣級華校是義務業餘夜校校舍。五十年代中最蓬勃發展時期共有八千人參加業餘夜學習,約佔當時邦加華僑人口的5%。義務業餘夜校起着為華僑掃盲的作用。邦加義務業餘夜校於1966年被蘇哈托新秩序所取締。

十一. 印尼共和國時代的邦加華文教育
1949年12月27日荷蘭和印尼共和國達成協議:荷印承認印尼共和國,印尼共和國成為完全獨立國家—華文教育跨印尼共和國時代。

1955年至1958年上半年是邦加華文教育最蓬勃發展的時期,檳港、烈港、里洋、南榜上,下寮等縣級或鄉村有華校的學位座無虛席。烈華校最典型例子,1946年復辦時有學生近千人。此後它須每年接受由鄉村十八所學校初小學生轉來繼續高小課程大約有3百至5百人。1957年烈華校小學,初中學生已達到3千7百多人,教師70多人之眾,共有67個班級,平均每班57人。此外烈華校必須分上下午上課,才解決學位緊缺的辦法。其它某些縣級華校也有類似烈華校的情況。1957年全邦加約有華校84至96所。根據前烈華校代校長業董事長周炳烈先生於1958年上半年民烈港巿前荷人縣樂部對我們教師(當時本人任烈華小教)說全邦加有華校96所,學生2萬1千人。(又根據 “魂書” P.293說邦加於1956年有華校八,九十所;<印度尼西亞華文教育發展史>記錄邦加於1950年代中期有華校84所,學生2萬7百人)。就以周先生說的數目為准吧,能從當時11萬7千人的邦加華僑人口中求出華文教育學生佔華僑人口的比例和華僑子女華文教育的人學率了。如下:

設1958年11萬7千人邦加華僑的學齡兒童和青少年佔人口的1/5或20%:
1. 邦加華文學生佔華僑人口的比例:17.5%
(21000人(學生)/117000人(華僑人口)=17.5%)
2. 邦加華僑兒童和青少年的華文教育入學率:89%
(21000人/117000人X 20%=89%)

學生佔華僑人口的17.5%,華僑兒童的華文教育率已達到89%,這指數比1926年學生佔人口的2%和兒入學率10.2%有很大提高。

此外,邦加於1950,60年代中華僑兒童的小學男,女生比例幾乎相等,但是初級中學男生高,女生低. 如下例:
1. 1957年6月,寶興中華學校(小學)男生佔50.5%,女生佔49.5%;
2. 1957年6月,南不中華學校(小學)男生佔58%,女生佔42%;
3. 1957年12月烈華校第一屆初中畢業生,男生佔84%,女生佔16%。。
(參考1957年6月1日寶興中華學校,南不南學校 “6.1”兒童節相片;1957年12月烈華校第一屆初中畢業生相片男女生人數比例計算)
以上指數顯示邦加華文教育有長足的發展。

十二. 中國對邦加華文教育的影响
中印兩國於五十年代初關係良好,1951年中國派劉亞樓駐邦加檳港領事,劉領事經常視察各埠華校,勉勵華僑辦好華文教育、同學努力學習、老師做好教學工作和歡迎同學回國升學等。新中國的形象和列領事的講話極大地鼓舞邦加僑團和師生。從1951年至1966年回國的邦加同學大約佔初,高中畢業生的20%左右。1955年周總理在萬隆接見各地華校校長講話指:選印尼國籍的華僑應效忠印尼,他們是嫁人的兒女;周總理主張華文教育應面向印尼。但邦加各華校未能依照總理的主張把華校辦完全面向印尼,因當時社會歷史條件所限的結果。


十三. 印尼的華文教育政策
1949年12月27日印尼共和國完全獨立,着手制定外僑教育;主要是華文教育的監管政。自1950年至1958年基本制定如下政策:
1. 1950年撤消荷印聯邦政府對華校的津貼;
2. 華校須把印尼文列入必修課程,小學3年級起至少每周3節課時,5-6年級印尼史,地2節課時/周;
3. 禁止不適用於印尼的教科書,書籍;
4. 1955年起華校教師須印尼文考試合格者;1957年起華校校長須通曉印尼文;1958年起華校教師須取得文教部發教學准字;
5. 1958年下學期起禁止華校招收印尼籍民學生。
1958年4月印尼當局規定只准印尼十七地區158個地點保留華校,邦加是其中一地點,邦加有關當局自1950年起逐步執行以上有關政策。並於1958人下學期起接管人邦加縣級以下(鄉村)華校,或把它改為印尼國民學校(Sekolah Nasional)或把它關閉。 以烈港為例,當局把十八所華校接,有的改為國民學校或關閉,下例:
1. 烈港東興中華學校於1958年下學期接管改為東華國民學校(Sekolah Nasional Tunghoa)。
2. 烈港南不南華學校(Sekolah Nahoa Rampur)關閉。
1958年下學期,邦加當局把縣級重點華校一分為二:中華學校和印尼籍民(國民)學校。以下1,2例:

1. 保持華校: 烈港中華中小學校(Sekolah SD.SMP Tionghoa Sungailiat),供中國籍學生就讀;
2. (印尼籍民)國民學校Sekolah Nasional,供印尼籍華裔學生就讀。
經分校後,1958年下學期,邦加保苗華校是檳校,檳中,工農學校,烈港中華中小學,里華,文化,下寮華校等.此期間邦加華校和學生銳減。

1960年印尼政府發布第10號總統法令禁止華僑在縣以下地區經營商業,迫使他們舉家回國,也導致華校生銳減,邦加華文教育衰落下去。

1965年蘇哈托任印尼第二任總統,執行對華僑華人強制性同化政策,斷絶他們與中華文的聯係,1966年取締包括邦加的所有印尼華校,華文教育中斷。

十四. 邦加華文教育的貢獻
邦加現代華文教育自20世紀初誔生,經歷荷印殖民地時代,日佔期和印尼共和國時代,是坎坷的華僑教育的興衰史—她為邦加華僑華人傳揚中華文化,為邦加,印尼和中國培育了無數優秀人才,作出了十分有意義的歷史貢獻。

十五. 邦加印尼國民華文教育
1999-2005年
1998年5月蘇哈托總統下台,印尼邁向民主改革時代。1999年5月第3任總統哈比比發布第4號訓令:允許學生選修華文,10月文教部發布第269號條例:民間可辦華文補習班。第4任總統瓦希德執行多元民族文化,允許華人辦華文教育。2001年教育部長頒在法例:民間可辦華文學校。

在此上前提下印尼各地華逐漸創辦華文學習班,補習學校和三語(印尼文,華文和英文)學校。邦加於2001年一些華辦的國民學校。如烈港忠誠學校(Yayasan Pendidik Sekolah Selia Budi)設有每周2節課時華文課程;烈港Bakung Sekolah Sriwijaya國民學校也設有每周2節課時華文課程;檳港Pembina國民學校等酝酿開設華文課程。此外,檳港鄉賢溫其琳,曾昌欽等創辦了<同心漢語同樂園>華文補習學校;烈港丁玉美老師開辦華文補習班。

印尼教育部校外付教育處長Sudrajat先生於2003年在出席檳港華文教育師資培訓班結業禮上說話指中國是世界重要國家,為了能與中國建經貿,他號召邦加華人學習華文和辦華文教育,為邦加和印尼作貢獻。邦加華人任重道遠,應負起歷史責任,不懈努力投入於華文教育,為子孫後代造福。

十六. 邦加華文教育主辦機構、學校編制、學制、課程和教材
邦加華文教育是華僑教育由當地華僑社團中華會館(客屬、潮屬、閩屬會館的結合体)組成董事會籌集資金興辦的。董事會設立校長統領校務,校長以下設教務處和總務處,其結構方程如下:

中華會館董事會校長教務處(教務主任,班主任和科任教師)
總務處(會計,出納等教學以外的事務)
學制與課程:
學制,分:學制分幼稚園,小學(初,高小),初,高中。
課程,分:1. 幼稚園—幼稚園屬學前教育,其課程是讓幼兒於園中過集体生活:學說話、看圖、標本、識字、皆遊。
2. 小學,分初級小學,課程:國語、算術、常識、自然、音樂、美術、体育、印尼文(3、4年級)
高級小學課程:國程、算術、印尼文、珠算、自然、中國史、地、印尼史、地、体育、美術。
3. 中學(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初中課程:中國語文、印尼文、英文、算術(一年級)、代數、物理、平面幾何、中國史、地、生物(動植物)
高中課程:中國語文、印尼文、英文、代數、解析幾何
三角物理、生動(動、植物)

邦加華校的教科書
邦加華校的中文教科書小量用中國,香港商務書局出版,多用雅加達上海書局和世界書局印華版本的中文、中國史,地、代數、物理化學等。印尼文教科書採用印華版<天南宣笩>,1954年採用印尼政府指定印尼國民學校用的印尼文版本。此外,各華校酌情編講義教材。

十七. 邦加華文教育的師資問題
邦加華文教育萌芽時期的家庭教師教育,私塾和義學階段的師資多是由閩粵來的落第秀才或有文化的人士擔任,20世紀成立的現代華文教育學堂,學校多由南來的學人,辛亥革命志士,他們一面宣傳革命和任教,同時邦加本土小學畢業生也成為城鄉初小華文教育的師資生力軍。戰前由留學中國回邦加的同學也成為現代華文教育學校領導和師資生力軍。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有一大批由雅加達,巨達的中華畢業生來邦加任師資,同時期邦加本土初中畢業生也成為城鄉小學的師資主要來源。這些師資絶大多數非師範院校培養的教師。

十八. 邦加華文教育的經費
邦加華文教育屬華僑社團的學校教育,它的辦學經費完全由華團團体、商賈、仁人贊助和向社會募捐及學生學費的數入。因此,教育經費是比荷文,荷印和荷華,教會學校是比較差的。尤其是鄉材華文學校更差,因無商賈的贊助。因此,邦加華文教育是華僑勤儉辦教育的体系。

十九. 邦加重點華校掠影
1. 檳港中華學校
檳港中華學校於1907年由南來革命志老李燮和成立夜校,1911年演變為中華學校的中華會館屬下學校,此校於1919年有學生130人,1926年180人。1946年復辦時有學生1千人,1946年增設初中,1954增設高中部成為邦加具賛模的中華中小學(分2單元:檳港中華小學,簡稱檳校和中華中學,簡稱檳中)檳港中華學校桃李滿天,中國航天專家一李春先生是此校校友。

2. 檳港工農學校,簡稱工農學校
工農學校於1950年由中華福利成立的中小學校。此校辦學宗旨為工農子女進行文教育,實行對工農子女助學金獎勵,1956年有學生一千多人。此校1966年為當局接管作國民學校(Sekolah Swadaya)。

3. 檳港國民學校
國民學校屬國民黨屬下書報社辦的中小學校。此校教學宗旨弘揚中華文化。 由於學生源少,此校於1958年停辦。

4. 烈港中華學校,簡稱烈華校
烈港中華學校的成立有二種提法:1. 成立於1907年中華學堂(<印尼華文教育發展史>P.45) 2. 1911年成立 “啟智學堂” (“魂書”P.300)(兩者有待進一步考証)。 烈華校在戰前已有學生幾百人。日佔期間被日軍改為 “國民學校”。戰後恢復中華學校有學生近千人。烈華校於1952年擴展校舍,增設初級中學;每年秋開學須接受鄉村共十八所初小華校學生代高小課程,至1957年有中小學生3千7百多人(教師70多人)共67個班級,每班平均57人;烈華校上下午上課。
烈華校校歌主題是:同學讀書要努力,做事功不忘和相幫忙,走向社會做好榜樣,烈華校桃李滿天下。

5. 里洋中華學校,簡稱里華
里洋中華學校前身勿里洋學堂,始建於1906年,1912年改各中華學校。學校初成立時只有幾十各學生,4名教師。1914年新建校舍於里洋板意路,1938年有學生8百多人。日佔期被日軍改為 “僑民學校”,戰後恢復中華學校,1946年有學生千多人,1954年增設初級中學。里華重視國語正音教學,桃李滿天下,前中國駐印尼大使館代辦鍾慶發是里華校友。

6. 文島中華學校,簡稱文華
文島中華學校西邦加重鎮重點學校之一,它誔生於1910年的文島學堂,1912年改名中華學校,1940年有學生3百多人,日佔期停辦,文華於1946年復辦學生大增,它的辦學宗旨為 “育人為本”,貫彻 “勤學、守紀、強身、重德” 和 “嚴 謹、團結”的方針和校風。文華於1950年增設初級中學,負起西邦加華文中等教育的重任。文華培育不少優秀的人才,邦加華文工作者翁紹珠是文華校友。

7. 南榜中華學校
南榜是西邦加重鎮之一的錫礦區,漁村,於1907年已成立華文學堂, 1930年各礦區共有10多所大小不等的中華學校,其中最大的是上,下寮中華學校,可開辦到高小畢業課程,其課程重點是國語,印尼文,算術。南榜各礦區(巴力)華校多為小型,教師也須復式教學,他們的工作比城巿華校教師艱苦些。

二十. 編後語
<讀邦加華文教育>拙文是敍述邦加華文教育籨萌芽階段經歷了荷印殖民地時代,日佔期和印尼共和國時代漫長曲折,坎坷的歷程。希望關心邦加華文教育的朋友能以溫故知新地認識,了解這歷程,緬壞並繼承我們先輩在各個不同時期都以堅毅不拔地為子孫傳揚中華文化而興辦華文教育。華僑教育已不復存在;印尼華族民族語言文化教育初萌芽,脆弱的態中,我們應關心,支持她的發展,印尼華族保持民族語言文化,才能保持族群的凝聚力和生存。筆者年輕時離開了邦加,對邦加華文教育的發展歷史認識有限,因此,本文難免有錯或不足之處,希望讀指正,希望此文能為關心邦加華文教育的朋友有參考價值。



註:<印華教史>即<印度尼西亞華文教育發展史>
參考資料:<下南洋>、<荷印華僑教育鑑>、<中國印尼雙重國籍條約>、<現階段印尼華族研究>、<魂書>和旅雅邦加兩會會刊,香港邦加僑友會會刊等。

沒有留言: